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IPO重啟或加速科技企業國內上市

  • 發佈時間:2015-11-14 07:00:11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根據普華永道最新發佈的《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科技企業上市回顧》顯示,在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科技企業IPO數量下降,僅僅完成兩宗IPO,共募集資金15億美元。但近日,隨著證監會宣佈重啟滬深兩市的IPO,預計將有更多中國科技企業將會在市場環境穩定時候選擇國內上市。

  相比2014年第三季度的10宗IPO,本季度中國科技企業IPO的數量同比下降了80%,而融資額則同比減少了94% (2014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上市)。相比2015年第二季度,科技企業IPO的數量從14宗下降至2宗,跌幅達到了86%,但融資額卻從10.2億美元增至15億美元,增幅為46%。融資額的環比增長得益於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募資14億美元,使之成為第三季度全球規模第二大的科技公司IPO。

  資本市場的波動性與不確定性,加上中國證監會為了穩定市場環境在此前幾個月暫停了深圳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IPO,這些原因使得中國市場出現了放緩的情況。因此,第三季度的兩宗中國科技企業IPO都選擇了香港證券交易所。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主管合夥人周偉然表示:“除了市場環境與應對波動性的政策措施外,我們發現2014年開始的中國科技企業在美國的上市熱潮目前已經退去。然而,我們對中國證券市場的長期發展仍然抱有樂觀的態度,尤其是考慮到金融市場的改革進程。例如,新的註冊制正在推進中,此外,我們還看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將要引入戰略新興板。”

  全球科技企業的IPO表現同樣出現了放緩跡象。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共有11宗科技企業IPO,融資總額達到41億美元。相比之下,2015年第二季度共有36宗科技企業IPO,融資總額為62億美元。2014年第三季度的數字為18宗IPO,融資總額為248億美元。2015年第三季度,日本科技企業共有三宗IPO,數量為全球之最。而德國科技企業的融資總額最高,這得益於電子商務企業Scout24價值15億美元的IPO。

  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科技企業都沒有出現跨境上市,這種情況在過去五年裏僅出現過一次(2013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三季度的跨境上市則更為普遍,佔總IPO數量的三分之一。跨境上市數量的下降也許應該歸因于中國與美國證券市場最近出現的波動。值得注意的是,當2014年中國證券市場暫停IPO時,有大批的中國企業選擇在美國證券交易所進行上市。

  周偉然表示:“我們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電子商務公司正處於發展的成熟期。但如今,大多數企業的規模較小。因此,我們預計它們更傾向於在中國國內上市。隨著此次證監會宣佈重啟滬深兩市的IPO,我們預計有更多中國科技企業將會在市場環境穩定時選擇國內上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