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文學家宣佈:銀河系中心發現最古老恒星

  • 發佈時間:2015-11-13 07:29: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特稿·新華國際客戶端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天文學家12日宣佈,發現已知最古老的恒星。它們不在上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就在我們“身邊”,銀河系的中心。

  【元老恒星“極度貧血”】

  根據現階段一種主流理論,宇宙誕生於大約137億年前的“大爆炸”。隨後2億年內,第一批恒星出現,被稱為“宇宙黎明”時期。宇宙初始階段僅有氫、氦兩種元素以及微量鋰元素,其他更重元素被稱作“金屬”,在恒星誕生後形成。因而,科學家們把這類僅含原始元素的恒星稱作“極度乏金屬”恒星並一直在努力尋找,以便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變。

  人類至今尚未發現第一代恒星,但是圍繞銀河系中心的旋臂中發現一些恒星幾乎不含比氦更重的元素。然而,科學家們認為,最古老恒星以及它們的最緊密後代應起源於密度和引力更大的銀河系中心而不是外沿。

  國立澳大利亞大學和英國康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宣佈發現了這類元老級恒星,正位於銀河系中央。

  “這些原始恒星屬於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確實是我們迄今所見最古老的恒星,”報告第一作者、國立澳大利亞大學研究人員路易斯·豪斯在聲明中説,“它們誕生於銀河系之前,後者圍繞它們形成。”

  豪斯説,這些恒星中,“碳、鐵和其他重元素含量少得令人吃驚”。研究團隊發現,就組成物質中的“金屬”含量而言,9顆元老級恒星不及太陽的千分之一。其中一顆古老恒星中,鐵含量僅為太陽中的萬分之一,在銀河系中心至今所發現恒星中最低。“它們是非常、非常特別的一類恒星,”主持這項研究的康橋大學天文學家安德魯·凱西説。

  【“大海撈針”】

  地球處於銀河系邊緣,大量星際塵埃妨礙對銀河系中心的觀察。而且,由於銀河系中心氣體和塵埃密度大,恒星形成速度快,加上恒星死亡後遺留大量更重元素,改變了最初的物質組成。因此,雖然科學家們推斷初始恒星應存在於銀河系中心,卻一直沒能在那裏發現它們。

  借助國立澳大利亞大學的“天圖繪製者”天文望遠鏡,研究團隊首先從大約500萬顆恒星中選擇1.4萬顆候選星,繼而用一部更強大的望遠鏡進一步觀察分析,篩選出23顆最有可能的恒星。最終,他們借助位於智利的一台更強大望遠鏡,確定9顆“極度乏金屬”恒星。

  不僅如此,他們還必須確認這些恒星誕生於銀河系中心,而不是來自外緣的“訪客”。他們測量這些恒星的距離和運動,借助電腦模擬,最終確定了真正的銀河系中心“原住民”。

  研究團隊説,“乏金屬”恒星的顏色比其他恒星藍,這一特徵有望幫助人們今後尋找到更多這類恒星。

  “銀河系中心有那麼多恒星,找出這類稀有恒星真的如同在草堆中尋找一根針,”凱西以英文中的“大海撈針”作比。“不過,如果我們方法正確,就會像先在農場放火,然後用磁鐵(在灰燼中)尋針一樣(容易)。”(惠曉霜)(特稿·新華國際客戶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