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栽電桿“神器”挖個坑立根桿三分鐘搞定

  • 發佈時間:2015-11-13 05:29:45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供電公司基層員工自掏腰包搞研發

  本報訊 (記者 李欣憶)11月4日,記者在眉山青神縣白果鄉福全壩村採訪,發現在田埂邊工人們正用一種“神器”栽電桿。以前挖坑栽電桿,至少需要10多個工人,耗時兩小時以上。用這個“神器”之後,只需要兩個工人,3分鐘完成。“神器”由三部分組成,“頭”是拖拉機車頭做的,“身子”是一根機械吊臂,吊臂上增加了一個長長的螺旋鑽頭,像是“手”。機械吊臂將螺旋鑽頭帶到指定位置,“突突突……”鑽頭開始往下鑽,帶著新鮮的泥土出坑,抖動兩下泥土又入坑轉動,再起來,一個1.7米深的坑已經挖好。緊接著,機械吊臂鉤著一根長10米的電桿,穩穩地立在坑裏,工人開始回土。整個過程只用了3分鐘。

  這個“神器”是青神縣供電公司員工徐躍剛自掏腰包創新研製的。18年來,徐躍剛一直從事挖坑立電桿的工作,不想最近壓力越來越大。一方面扶貧進入攻堅期,農網改造任務繁重,2015年四川農網建設投資170億元(約為以前5年的投資量總和),且時間緊、要求高,“我們早上6點就出門開工,有時要晚上10點才能回家。”另一方面立電桿的效率太慢,安全隱患嚴重,至少需要10多個工人把電桿從平躺狀態抬成豎立狀態。“我就一直琢磨,能不能研製一種機器,自動就把電桿栽好。”

  徐躍剛用越野性能好的拖拉機頭來作為機器“腦袋”,然後裝上機械吊臂作為“身子”,螺旋鑽頭作為“手”。但是在鑽頭的動力上,遇到了麻煩,“馬達功率不行,鑽不動。”為此,他跑了兩趟北京液壓馬達廠,請教專家,終於量身定制了適用於四川土質的馬達動力。整套機器的研發,徐躍剛自掏腰包一共花費了30萬元。

  “神器”一齣,立馬在青神縣供電公司引起轟動。“以前一天最多能栽5根電桿,現在輕輕鬆鬆栽25根,不僅提高效率,還節約成本,減少安全風險。”青神縣供電公司總經理黃培説。為了鼓勵員工自主創新,他們採取付費方式使用徐躍剛的機器,“按現在的進度,一年時間就能收回成本。”徐躍剛正在申報專利,希望下一步能將這個“神器”推廣到全省乃至全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