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驅動重慶大健康産業發展的思考與實踐

  • 發佈時間:2015-11-13 01:31:3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激活微觀經濟,支撐宏觀經濟,從根本上轉換發展動力。近年來,以健康産品和健康服務為核心的大健康新業態在全球迅速興起,據預測,到2020年,大健康將超過製造業成為全球第一大産業。大健康發展已呈“春秋戰國”之勢,發達國家競相佈局;在我國,伴隨慢性病蔓延擴大化、亞健康常態化、人口老齡化等趨勢愈加凸顯,提升醫療健康服務能力具有迫切的現實需求,同時,分級診療、醫藥分離、醫養結合、臨床醫生多點執業等醫改政策陸續落地,將為大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援。大健康産業化進一步倒逼技術、模式、機制創新,或將助推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

  為積極響應中央部署,順應産業發展新態勢,結合重慶優勢基礎,我市明確把培育大健康産業作為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升級的重點選擇。我們將基於“扁鵲三兄弟”典故啟示和“天人相應、萬物相通”的哲學理念,著力打破傳統醫療模式,加速向預防、保健、康復、養生等大健康新理念新模式轉變,突出技術、模式和政策創新,從“創機制、搞服務、推專項、建空間”四個方面發力,積極構建大健康發展生態系統,助推重慶大健康全業態到2020年達到3000億元産值規模。

   一、突出三個創新,高起點佈局重慶大健康創新體系

  一是技術創新。認真分析大健康科技需求,高起點規劃、全方位佈局,積極組織技術攻關,著力突破網際網路+、大數據、個性醫療、移動醫療、精準醫療、可穿戴産品、3D列印、醫療康復機器人等一批大健康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確保大健康發展技術支撐紮實有力。

  二是模式創新。積極探索智慧養老社區、家庭醫生、移動醫療、網際網路+健康管理、網際網路+健康預警、網際網路+分級診療等新型服務模式、商業模式和創業模式,加速推動健康服務産業化。

  三是政策創新。找準制約大健康發展的制度障礙所在,敢於“吃螃蟹”,破除“攔路虎”, 加快政策措施創新,促進大健康人才培育、資金投入、技術應用、模式推廣;建立形成橫向聯動、縱向協同、國際國內合作的新機制,充分釋放企業、科研機構、醫療機構、養生養老機構等層面的創新創業活力。

   二、搞好四項服務,全方位夯實重慶大健康産業發展基礎

  一是科技資源共用服務。依託重慶科技資源共用服務雲平臺,整合大健康資訊資源,破解大健康領域企業科技資源不足的難題,面向大健康行業開放共用,提供線上協同創新服務和數據資源綜合應用服務。

  二是科技成果交易服務。依託在建的重慶科技服務雲平臺,建立健全大健康領域智慧財産權價值評估體系、交易撮合體系、質押登記體系,搭建集中統一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有力推進大健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三是科技人才支撐服務。進一步完善各類科技人才分類評價、職稱評聘、遴選使用機制,充分發揮各類人才團隊的作用,積極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金融機構協作,培育形成大健康創新人才、創投人才和創業人才隊伍,為重慶大健康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四是科技金融保障服務。充分利用我市科技金融創投引導基金,在大健康領域引導形成100億元規模的創業種子、天使和風險投資基金,為大健康發展注入資本活力。

   三、實施五大專項,提升重慶大健康支撐引領能力

  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牽引,以技術創新、産品創新,商業模式、服務模式、創業模式創新為手段,我市已在常見重大疾病臨床診療、新藥創制、高端醫療器械、網際網路+健康服務、精準醫療等領域啟動實施了5大科技創新主題專項,並在“十三五”期間分年度實施,滾動支援,著力提升科技引領重慶大健康發展的能力,充分發揮大健康輻射面廣、吸納就業人數多、拉動消費作用大的優勢,拉動內需增長、改善和保障民生。

  其中,生物醫藥專項基於強化共性技術創新和産品研發,支撐重慶千億級生物醫藥産業的目標,將建立完善2個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平臺,突破關鍵技術80項以上、研發創新産品40個,獲得專利授權100件、新藥證書10個、生産批件20個,打造年産值過10億元的藥物大品種5個以上,推廣應用創新醫療器械産品5000台(套)。

  健康管理模式創新專項基於提高醫療服務可及性,促進醫療資源扁平化的目標,以“健康管理+網際網路+大數據+可移動終端”為核心,重點開展“網際網路+健康管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服務模式、商業模式創新與示範,構築健康服務産業科技支撐環境(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形成3個病種的網際網路+慢病管理模式、3-5個網際網路+健康管理商業模式,建立2個醫養結合創新示範基地,開展雙向轉診10000人次。

  四、打造六類空間,多層次構築重慶大健康創業孵化高地

  推動大健康創新創業落地開花,擴大示範效應,增強發展後勁,形成重慶大健康集群發展態勢,以眾創空間、企業孵化器和科技産業園區為主要形式,著力打造六類大健康創新創業空間:(1)醫養結合基地。建設10個集醫療康復服務、生活護理服務、精神心理服務、老年文化服務等的醫養結合基地,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新模式。(2)第三方檢驗檢測基地。建設10個臨床醫學檢驗和藥品器械臨床評價等第三方醫學檢驗檢測平臺,節約財政投入,推動第三方檢驗檢測産業化發展。(3)協同診療研究中心。建設10個移動醫療、遠端醫療會診、健康數據管理共用等為核心的協同診療研究中心,創新構建臨床醫學發展組織體系。(4)臨床醫師創客空間。充分應用網際網路+健康服務模式,建立20個高端名醫診所、健康生活顧問、精準化個性化醫療、國際醫療服務仲介等為主要形式的臨床醫師創客空間,引導臨床醫師獨立或團隊創業。(5)健康養生創業基地。設立健康養生專項引導基金,吸引企業、醫療機構、科研院所投入,建設20個健康養生創業基地,開展保健服務、健康食品、休閒體驗、養生養老等健康養生創業活動,積極培育健康養生産業。(6)大健康特色産業園區。結合區縣各自特色,發展大健康創業服務、企業孵化、服務外包,培育20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保健産品等特色産業園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