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快遞上市不是壞事

  • 發佈時間:2015-11-12 03:29:28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陸綺雯

  如果“雙11”你買買買了,現在開始你就可以等快遞到府了。網路時代快遞末端配送的價值會越來越高,這一點“剁手族們”恐怕不會有異議。

  國務院日前印發了《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國務院首次頒布全面指導快遞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明確,培育壯大快遞企業,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援快遞企業兼併重組、上市融資,整合中小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加快形成若干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鼓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快遞業步入發展機遇期。就在10月下旬,A股“快遞第一股”浮出水面——深市上市公司艾迪西發佈公告稱,過去近兩個月停牌重組期間,公司已與申通快遞股東達成收購股權的初步合作意向,並已簽署發行股份購買資産框架協議。申通快遞也在其官網確認了此消息。

  當郵政速遞和圓通速遞兩家公司還被“堵”在IPO路上時,申通快遞則有望通過借殼率先上市。還有消息稱,百世物流、全峰快遞也在加緊推進上市進程。

  借力資本市場,是件好事,尤其是快遞業正在跑馬圈地。步入相對穩定的競爭發展格局之後,資本的持續注入能夠幫助企業在激烈競爭中佔據更為主動的位置。然而,對於快遞這一與絕大多數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來説,人們最關心的或許不是從上市股票價格中發現多少獲利空間,而是分享其上市後快遞服務水準提升的紅利。這是最實在的。即便是A股投資者,他們或他們的家人多多少少也會是那個“收包裹的人”。

  過去十年,可以説是民營快遞企業的快速擴張期。數據顯示,2006年,申通快遞的網點不過800多家,從業人員3萬,年收發快遞約1.3億件。如今,申通快遞全國網點超過10000家,從業人員近30萬,2014年完成快遞收發量近24億件。但快遞業在成長過程中,也出現一定的野蠻性,不少快遞公司服務水準受到詬病,管理方式粗放、基礎設施滯後、安全隱患較多。有業內人士嘆苦經,快遞公司是在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下拓展市場的。言下之意,都“吃不飽”,如何提更高的要求?

  當然,靠資本來“治病”是不是靠譜?還難下斷言。但筆者以為,快遞業能夠儘快搭上資本快車,絕非壞事。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至少有助於引導快遞企業更透明地置於公眾監督之中,促使更多企業從價格競爭轉向服務競爭,帶動整個行業走上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道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