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貨時間比去年提前12小時”——記者親歷“雙11”快遞分撥現場

  • 發佈時間:2015-11-11 17:46:3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11月11日電(記者趙文君)離11日淩晨不到兩個小時,位於上海青浦區的中通快遞總部一片忙碌,幾十輛9.6米長的大貨車一輛輛排隊駛入分撥中心,停在不同的傳送帶前。貨車上的包裹無需人工卸載,通過傳送帶,直接快速進入各條分揀線路。

  “快!快!”一名指引員舉著喇叭喊。一輛9.6米長的貨車,可以裝載140立方米的快件。隨著車裏的一件件大編織袋不停地被運上傳送帶,每隔1米有一名分揀員,根據編織袋上的數字編碼,將與自己負責區域代碼一致的袋子挑出。一個編織袋裏裝有80到100件快件,通過人工引導,這些大傢夥“咣當”落入下一個通道,進入後續的拆包、分揀環節。

  11日9時,今年“雙11”的第一撥快遞就從這裡發出,運往全國各地。而在以前,最早的一撥包裹,要到11日深夜至12日淩晨才能發出。發貨時間提前了,攬貨時間也要往前趕。今年“雙11”,快遞小哥零點起就會到府收件,比以前提前了近12個小時。

  今年“雙11”,首個訂單在11日零點14分送到。申通速遞運營中心負責人説,這個訂單是由申通速遞E物流發出並投遞。從下單到投遞,僅僅用了14分鐘,看起來好像不可思議。但實際上,通過倉配一體化,就可以實現這樣的“奇跡”。

  申通速遞大力發展的申通E物流,就是倉配一體化的代表。申通速遞常務副總裁陳向陽告訴記者,廠商只管生産和行銷,産品無需倉儲,直接進入快遞企業的倉庫,通過大數據系統,與廠商的無縫對接。廠商收到訂單後,直接給快遞企業下達指令,由快遞企業根據訂單的位置,選擇最近的倉庫,完成出倉、分揀、配送一系列環節。

  “雙11”當天,申通E物流産生的訂單約270萬件,這些訂單要在15日前全部投遞完畢。

  在申通快遞的一處倉庫,記者看到,這種倉配一體化已經完全實現了自動分揀,每小時12000至15000單的分揀能力,確保24小時無間隙操作,單條分揀線可日操作30多萬單,減少了人工持久操作等一系列問題。

  今年是實行快遞實名制以來的首個“雙11”。國家郵政局預計,最高日處理量有望突破1.4億件。人們擔心的是,實名制對快遞的時效會不會産生影響?

  幾家快遞企業的負責人表示,“雙11”發貨高峰期主要是電商大客戶,在簽訂協議前,已經做了充分核查,這部分對時效的影響不大。而在“雙11”一週過後,陸續有消費者開始退貨,這對快遞員會有一定影響。

  當“雙11”遇上實名制,快遞企業的擔子更重了。記者從上海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為了更好地執行實名制收寄驗視制度,上海各大快遞企業為此投入了約15億元的資金,以提升人力、安檢機器裝備等。

  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告訴記者,以前爆倉的原因是,分撥中心只有一個倉,出港件不發出去,進港件就進不來,進出快件堵在一起,就容易爆倉。“以中通為例,目前大型快遞企業的分撥中心都建有兩個倉,進港件和出港件分開,雖然任務繁重,卻也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圓通速遞負責人透露,截至11日9時,全網攬收件量達1000萬件,比去年同期提前了4個半小時,這反映了快遞效率明顯提升。

  在圓通速遞上海總部,記者看到了一塊超大的大數據指揮調運顯示屏。圓通速遞總裁相峰説,通過這個系統,總部對全國72個轉運中心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在內蒙古等地出現雨雪天氣、末端網點配送受阻等情況發生時,可以及時協調運力。同時也有利於快件的安全掌控,防止暴力分揀。

  “預計‘雙11’0”之後的10天內,圓通將處理2億件包裹。”相峰説。據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雙11”期間將産生7.6億件包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