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臨港發起100億元開發基金 借市場之力打造智慧製造示範區

  • 發佈時間:2015-11-10 22:43: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11月10日新媒體專電(記者何欣榮)依託國産大飛機,建設國內首個商用航空發動機智慧工廠;集聚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打造上海3D列印産業中心……10日,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董事長劉家平表示,作為上海面積最大的開發區,臨港將引入社會資本,全力建設國際智慧製造中心,對接“中國製造2025”規劃。

  在參加“聚焦一號課題,建設科創中心——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全媒體訪談時,劉家平透露了上述思路。臨港集團是上海國資委下屬的唯一一家以産業園區投資、開發為主業的大型國企。在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六大重點區域中,臨港集團佔據兩席(臨港地區、漕河涇地區),肩負著科創中心建設主戰場的重任。

  毫無疑問,科創中心建設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企業,而創新型企業的集聚,就需要臨港集團這樣的産業推動者。在新一輪的科創中心建設中,臨港地區緊緊抓住“智慧製造”這根主線,出臺24條行動措施,包括組建上海智慧製造研究院,在民用航空發動機、機器人新能源、海工裝備等領域牽頭創建一批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等。

  有了金巢在,不愁鳳凰來。在10月舉行的智慧製造中心政策推介會上,臨港一次性攬下14個智慧製造重點項目,包括新松機器人、小衛星中心和科大訊飛資訊科技公司等。

  當然,建成國際智慧製造中心,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在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中,臨港集團被定位為功能類企業。“可以説,國資國企改革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之一,就是功能類國企也可以通過市場配置資源,來完成政府的戰略任務。” 劉家平表示。

  遵循這一思路,臨港集團在投融資體制方面開展了探索和創新:比如,牽頭髮起設立規模為100億元的園區開發基金,主要用於相關園區開發公司的股權投資,以有效降低園區開發初期的高負債率;發揮國資的杠桿作用,放大開發建設資金規模。

  此外,臨港還探索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進一步利用社會資金推動園區發展。正在建設的臨港科技創新城,計劃成為這一模式的首發項目。

  “展望未來,臨港將繼續圍繞國資國企改革,強化市場配置資源機制,做大做優做強園區經濟,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劉家平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