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勢協同發展構建現代農業

  • 發佈時間:2015-11-10 08:30:4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郭京泉劉玉

  重點項目紮實推進。廊坊市立足城郊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對全市農業産業化發展進行頂層設計,明確廊坊農業産業必須具備“生態、供給、生活”三大功能。生態功能即著眼京津冀協同發展,將廊坊打造成京津兩大都市間的生態涵養區,構建兩大都市“生態肺”;供給功能即利用京津科技人才優勢,提升廊坊農業産業層次,為兩大都市提供優質安全的農副産品;生活功能即結合城鄉一體化建設,大力發展園區經濟,用高品質優生態的産業環境吸引都市人來廊坊生活體驗。

  緊緊圍繞“高端食品加工、高標準農産品供應、高檔農業休閒”的“三高”定位,廊坊市以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和生態迴圈農業為突破口,圍繞糧油、肉類、乳品、蔬菜、果品五大加工業,“建鏈、補鏈、強鏈”,拓寬延伸産業鏈條。今年以來,他們篩選確定了總投資538億元的109個農業産業化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10億元。1-6月,全市重點農業産業化項目完成投資62.5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的56.8%。實際開工建設89個,其中新開工項目38個,竣工億元以上項目3個。

  園區平臺作用凸顯。“像抓工業園區一樣抓現代農業園區”,是廊坊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指導思想。他們堅持做強園區,根據現實基礎的不同加快推進“三個一批”,充分發揮産業化發展向心力。2014年,全市共有71個農業産業化項目進入各類園區,比例佔到總項目數的71%,基本形成種養項目進示範園、科研項目進科技園、加工項目進産業園、休閒項目進觀光園的格局。三河農業高新技術園區、大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文安雜糧營養食品産業園等10個示範園區實現銷售收入100.2億元。

  做大做強一批,他們重點提高三河農業高新技術園區、大廠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永清恒都美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安次歐華迴圈經濟産業園的綜合服務功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多做實入區項目。著力推進一批,他們重點加快香河荷花産業綜合示範園區、安次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永清高科技陽光農業産業示範區、固安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等園區建設,明確園區管理主體和運營主體,落實建設條件,完善基礎設施,建立健全各項制度。高起點規劃一批,他們圍繞“打造北京優質農産品的生活基地和接納北京農業休閒旅遊需求的重要載體”,突出“高端、特色、安全”,規劃建設一批高水準的現代農業園區,逐步形成拱衛首都的農業園區體系。

  龍頭企業上檔升級。截至目前,廊坊市已建成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5家,省級48家,市級261家。261家企業中,兩家龍頭企業在主機板上市,7家企業在股權交易所掛牌,9家企業與股權交易所達成上市意向;研發和應用了40多項新技術,獲得和引進了30多項新專利,單寧的提取、氨基酸的生産、綠色微生物植物蛋白源的應用、大豆濃縮蛋白與分離蛋白等13項生産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0個、中國名牌産品1個、中華老字號1個,河北省著名商標33個、河北省名牌産品14個、省級以上農産品深加工知名品牌56個。

  今年上半年,全市261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46.5億元,利稅13.9億元。全市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通過訂單、入企打工、土地入股等方式,帶動農戶達56萬戶,農戶參與度超過67%,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産業轉移,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市民化”成為現實。

  對接京津提質加速。注重京津冀協同發展,廊坊主動置身區域協同發展大局,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與京津加快現代農業産業對接合作。他們從政府部門、企業協會、專業展會三個層面開展全方位對接,深入組織“農業精品進京”活動,先後與北京市農委、首農集團、順鑫農業、二商集團以及物美、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進行了深入對接,全市農産品進京銷售形成了“超市專櫃、社區直營、高端特供”三種主要模式,帶動全市200多家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民簽訂了收購合同,加入北京銷售網路,實現了廊坊“小農戶”與北京“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全市瓜菜産量的73%、肉類産量的59.3%、禽蛋産量的44.8%供應首都市場,20萬戶農民從中受益。

  今年上半年,廊坊市新引進了中國500強興華財富集團投資32億元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項目、加州原野(北京)食品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的乾果加工項目、北京百花蜂業發展股份公司投資1.9億元的百花蜂産品新建項目等京津農業産業化重點項目12個,協議引進資金14.2億元。

  新型經營主體涌現。早出晚歸上班忙,附近沒有菜市場,超市費時又排隊,路上堵車還收費……買菜成了很多人頭痛的事情。今年過完春節,永清縣鑫耕田果蔬專業合作社與永清縣惠民蔬菜公司就聯合在淘寶網開設了惠民蔬菜精品店,大家只要點點滑鼠,蔬菜、豬肉、雞蛋就可送到府來。“電子商務的開展,使合作社的銷售市場迅速拓展,把原來僅僅以廊坊本地作為市場的銷售環境,直接拓展到天津、北京。”鑫耕田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馮志先説,通過物流,甚至把産品賣到了雲南、深圳、福建、江蘇等以前不可能銷售到的地區,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

  近年來,廊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迅速成長,特別是農民合作社迅猛發展。目前,全市註冊登記的農民合作社有3201家,大部分為種養業合作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個大背景下,廊坊這些迅速發展起來的農民合作社有的靠制度約束,有的靠品牌、管理,有的靠加工、技術,不同的合作社走出了不同的致富路。2014年,全市蔬菜合作社供應北京蔬菜344.51萬噸,其中有55家合作社供應北京超市12.98萬噸蔬菜,在北京開設蔬菜直營店35家,銷售蔬菜1.06萬噸;供應京津市場的肉、蛋、奶分別達到11.56萬噸、6.46萬噸、7.04萬噸。

  通過不斷探索與改革,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品質逐步提升,已經逐步由鬆散型向緊密服務型轉變,在技術指導和産品行銷等方面與社員建立了穩定的服務關係,實行統一服務,包括生産資料購買、技術指導、生産標準、品牌包裝、農産品銷售,以提高組織化程度。實施品牌化發展,使農産品品質逐步提高。全市已有68家合作社擁有“普春”“廣科康源”“喜來迦”“惠民”“鄭家窯”“大賀”等知名商標,57家合作社通過了農産品品質認證。示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當地主導産業逐步顯現。合作社採取吸收社員,或以土地流轉的形式進行規模擴張,逐漸形成了當地主導産業和特色産業。在大城縣,旺民蘆筍專業合作社將小蘆筍做成了大産業,帶動形成了1萬畝的蘆筍特色産業基地。

  服務平臺初見成效。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助力農業園區建設,助力現代農業發展,廊坊市加快打造融資、科技、培訓交流三大平臺,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發展嶄新格局。他們成立龍頭企業協會金融工作服務站,吸納中行廊坊分行、光大銀行廊坊分行等4家銀行和廊坊永城擔保有限公司等4家擔保公司,開發針對農業企業的金融産品,積極開展銀企對接,成功破解農業企業融資難題。他們組織龍頭企業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京津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加強對接合作,引進胚胎移植、智慧化溫室等幾十項高新技術。他們分批次對農業龍頭企業經營者重點培訓,以經營者素質提升推動農業企業跨越式發展。

  今年前6個月,全市共開展金融對接會8次,累計為企業貸款6.36億元;他們分行業與國內外知名院所及專家開展對接培訓,全面提高了農業企業的管理水準和業務水準。他們邀請了中央7套、省品牌市場欄目組來廊坊,專題拍攝固安縣興蘆蔬菜種植有限公司、廊坊市東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情況,全方位宣傳推介廊坊農業企業。他們還先後組織開展了首屆京津冀肉種雞技術座談會等6次專項技術培訓,有力促進了全市農業種植養殖科技水準的提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