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為科技創新遞上“接力棒”

  • 發佈時間:2015-11-06 10:30:4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談到科技與金融,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還是科技企業如何利用金融工具,或者是科技是金融機構投資的一個産業方向。現在,這兩個名詞不僅僅是簡單地組合在一起,而是有了全新的概念。在浦江創新論壇上,《中國科技金融生態年度觀察(2015)》報告對外發佈。據悉,這是首次以“科技金融生態”組合的概念對整個中國的科技金融的情況進行的年度觀察。

  財政投入不斷擴大

  當前,科技與金融越來越變成一個融合、統一的概念,並且逐漸作為一個政策工具在中國政策設計中起主導作用。浦江創新論壇學術諮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理事長、研究員王元認為,科技金融的核心功能就是發現價值、積聚要素和放大財務。據統計,如今我國研發人員已經達到將近380萬人員,其中企業佔比達到74%。整個國家財政的技術支出都在逐年增長。特別是研發投入,2014年已經超過了13000億元,投入強度已經連續兩年超過了2%,而且基礎研究經費佔的比重逐年在提高。

  從報告中可以發現,近幾年中國在科技上的財政投入不斷擴大。“財政部、科技部2007年設立了引導基金,到了2014年底整個投入已經達到了將近50億。2010年又制定和頒布了新興産業的投資計劃,到2015年3月底全國已經批復了創投計劃的213支基金,規模達到570多億元。”中央財政資金起到非常大的放大效應,以1:10的比例放大了社會投資。

  此外,2011年國家又設計了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規模由2014年的3個億擴大到2015年的10個億。到了2015年,國務院又決定設立規模達400億國家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就是繼2010年頒布的新興産業創投計劃之後又設立了400多億元的引導基金。同時,也設立了600多億國家重大項目發展基金。

  本質是發現價值

  王元説,我們總是説科技和金融,科技與金融之間的結合,現在越來越變成一個融合的概念,一個統一的概念,就意味著科技金融作為一個整體的概念,而且作為整個政策工具逐漸在中國政策設計裏面樹立起來了。

  那麼什麼是科技金融生態呢?王元認為,科技金融生態的基本特點是,有財政性的工具也有市場性的工具,有政府性的作用,也有社會資本的作用,而且四方面是互補的。王元表示,整個科技金融的生態,應該説是相互影響、相互糾錯和相互學習成長的共進動態過程。

  儘管有四個方面的相互作用,但王元表示,科技金融最本質的功能還是在發現價值,而這個價值並不僅僅是我們認為的這個技術的先進程度、好壞,而是真正用市場的角度,從需求、成本方面發現價值。

  王元説,科技金融本身又有著積聚各種要素的東西,集聚了發明者、集聚了財務管理者、集聚了生産過程的組織者等各個方面的基本要素和主體。因此,只有要素集聚才可以把一種産品變成能夠進入到生産公益流程的産品。所以,科技金融的核心功能是發現價值、積聚要素和放大財務。

  然而,王元也表示,科技金融機構未來生態的演化方式,是一個法制環境建設日趨完善的過程。而所謂法律體系就是政策試錯過程當中,政策原來是針對具體問題的工具,而逐漸變成可以沉澱下來的法律制度,由於法制環境包括適應體系逐漸的沉澱下來,需要在法制環境中逐漸地完善。

  當前,我國正從科技與金融結合向科技金融生態跨越發展,打造科技金融生態,需要改革和創新。創新包括各個層面,如政府、金融、服務、模式要創新,機制體制也要創新。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副巡視員鄧天佐説:“沒有創新談不上深化科技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更談不上科技金融創新。改革包括多個方面,首先政府要改革,要從管理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要突破體制、機制上的障礙。”推動金融改革,政府要把市場這只手充分調動起來,這樣科技金融生態才能建立起來。金融創新應以科技創新為本源,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創新的源頭之水的澆灌,沒有金融創新,科技創新就是一個乾枯的苗棣,長不了大樹。

  金融機構:良性互動才能長久

  傳統金融模式滿足不了科技企業的特殊需求。那麼科技企業需要金融機構做什麼呢?

  金融機構對於科技金融發展存在巨大的空間和潛力。過去十年中,主要是靠投資來拉動,但未來五年,創新驅動的作用越來越大,已經到了利用資本市場來推動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階段。這也對金融業如何主動適應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出新要求。

  上海銀行董事長金煜稱,商業銀行在金融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杠桿經營、多市場參與以及與科技的融合互動等特點,使其在科創中心建設中承擔著重要職能,可以産生“三大效應”。

  首先是盤活資源,發揮放大效應;數量眾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孕育新技術、新發明的土壤,從現實來看,有效的資金和資源支援是科技型企業穩健發展的關鍵。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對接政府和市場資源,撬動金融資源,形成放大效應。其次是構建平臺,發揮整合效用;在我國,銀行掌握了80%以上的金融資産,具有資金、渠道等優勢,能夠有效開展跨市場、跨機構、跨産品經營,發揮平臺整合效應支援科技創新。第三是整合産業,發揮輻射效用;科技創新背後蘊含著産業結構調整的內涵,而商業銀行與實體經濟緊密相連,經營風險的特徵使其更加關注企業和産業的未來前景,其提供金融服務的過程也是對企業篩選的過程,通過服務優質企業,助推産業結構調整升級。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行長劉信義説:“一個真正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態環境,需要做到聚集、融合、有生命力,才能健康長遠發展。”服務科技企業需要一個良性互動的科技金融生態圈。2009年,浦發銀行和矽谷銀行合作建立浦發矽谷銀行時,矽谷銀行認為,中國的創新體系裏面最缺少的就是金融服務的環節。我們認為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一是集聚,大家能夠集聚在一起;二是融合,大家在一起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現在還沒有密切到非常融洽的地步;三是要有生命力,大家能夠長久地在一起合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