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江蘇“銀發人才”牽手年輕村官

  • 發佈時間:2015-11-06 08:31:1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義良佟瑛文/圖

  駱馬湖畔,深秋的微風吹在臉上,帶來絲絲涼意。近日,由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和中共江蘇省委老幹部局聯合組織的“銀發人才”牽手大學生村官服務蘇北活動卻給宿遷這片土地以及在這片土地上奉獻青春的大學生村官吹來了陣陣暖風。

  據江蘇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老幹部局局長莊同保介紹,這次活動集聚了農業、林業、科技等方面的29位高級人才,年紀最大的80歲。5天來,專家們先後赴宿豫區順河街道、曹集鄉和沭陽縣賢官鎮、新河鎮,與38名大學生村官進行面對面交流,對33個創業項目進行手把手指導。醫療專家為當地群眾診療1112人次。

  引導創業方向

  在與大學生村官座談交流中,他們一邊仔細傾聽大學生村官在創業中面臨的困惑,一邊在記錄本上認真地記錄著,還不時地和身邊的村官進行短暫交流。

  來自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的湯庚國教授長期從事苗木研究。他建議大學生村官在苗木的種植方面要適應中國大眾消費需求和小眾經濟的特點,不斷創新苗木品種和種植方式,從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江蘇省種子管理站原站長周春和認為,大學生村官創業一定要把當地的産業優勢發揮出來,在農業品種改良方面有所作為。“一粒種子可以改變整個世界,一粒種子也可以提高農民的收益。”

  江蘇匯鴻國際集團黨委原副書記、總裁范迪康,長期從事進出口國際貿易,在國際貿易、企業管理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建議大學生村官結合城鄉群眾對健康消費的需求實際,在借助網路銷售綠色農産品等方面多下功夫。

  “我在秸稈應用方面有18項專利,可以全拿出來跟大家合作!”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朱典想教授向還沒有找到好項目的村官們發出了“合夥人邀請”。

  所有老專家們的熱情都很高漲,他們都表示,自己的經驗、技術、人脈等各種資源,都可以對村官們傾囊相授。

  手把手教技術

  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銀發老專家們又分別來到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點,對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進行現場會診,提供技術指導。

  在沭陽縣賢官鎮由大學生村官劉春雨與村民一起創辦的青松梨園內,宿遷市宿豫區林業站原站長張用憲老專家手把手教劉春雨如何給果樹剪枝:“對影響樹體結構和無發展空間的枝,要及時疏除;對背上枝、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競爭枝等要徹底疏除。”

  在海峰葡萄種植園內,李式軍、楊新寧、李曉儲等農林專家對如何給葡萄施肥、剪枝、儲存等仔細給大學生村官王炳傑講解。“你看,這棵葡萄的主藤被剪得有些多了,這對葡萄的明年長勢會帶來影響。”“要記住,葡萄只有吸收大量的太陽光照,其果實才會更加豐滿。”

  “小丁,你需要精選出幾個拳頭産品”“眼下最需要建立你自己的質保追溯體系”“需要把外包裝換成厚膜塑膠,採用真空包裝,封口上要打上保質期和生産廠商”“標識尤其要醒目”……老專家們圍繞著自己的專業領域,為順河街道大學生村官丁亮的項目——貨郎銷售公司的行銷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分享人生閱歷

  除了手把手傳授技術,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閱歷,也成了老專家的“重要科目”。

  江蘇省冶金協會副會長朱玉加很動情地跟大學生村官分享了自己在上世紀60年代3年自然災害時期在基層工作,吃樹葉啃草根的故事:“最難下咽的是刺槐葉子,味道最不好的是水草根。”他對在場的村官提出了自己的希冀:創業是要歷經千辛萬苦的,創業是要真正帶民致富的,邁好了創業的第一步,也就邁好了人生的第一步。

  江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沙國棟老先生大學畢業50年,自畢業以後,一直在基層工作。“我非常理解你們帶領群眾致富的不容易。技術知識匱乏,‘懂行’的人也少,自己摸索難免遇到問題。不過,今天你們又和我們那時候不一樣,政策好了,學習機會也多,好好幹一定會大有所為。”

  “這次開展的省銀發人才牽手我們大學生村官服務蘇北活動,對我們來説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讓我們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同時也牢固樹立了服務基層的決心。”沭陽縣賢官鎮淀湖村黨支部書記胡星星在和筆者交流時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