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杭州農保更接“地氣”

  • 發佈時間:2015-11-06 06:33:38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于潔婧

  辛苦忙碌、靠天吃飯的菜農,一邊擔心著突降的暴雨狂風讓他們的辛苦付諸東流,一邊憂慮市場菜價低迷或産品無人問津,使其血本無歸。

  而勤勤懇懇、起早貪黑的養殖戶,從小豬落地那一刻就想著怎麼才能把豬養得又肥又壯又健康,生怕疫病的侵擾讓生豬健康受到威脅。

  市場的波動、極端性的氣候、突如其來的意外,總讓農戶措手不及。如何應對這些風險,是一直困擾著養殖戶的大難題,同時也是保險業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近日中央確定的“十三五”目標,明確提出要“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完善農業保險制度”。而農業保險如何更好地完善與創新?記者走訪杭州保險業,找到了幾個杭州農業保險的創新樣本。

  樣本

  菜價下跌“開關”一動,理賠機制隨即開啟

  菜價下跌,是原本不可控的市場行為。但現在,連青菜、小白菜價格漲漲跌跌造成的損失也有了保障。

  “秋淡”期間,杭州地區青菜和小白菜價格出現了連續下滑,但是葉菜基地卻因市場菜價下跌而獲得了賠付。這是太平洋産險浙江分公司的保淡綠葉菜價格指數保險,而杭州市“菜籃子”工程已有25家葉菜基地參加了該保險。

  太平洋産險浙江分公司農險事業部的負責人曾建寧告訴記者:“我們根據杭州物價局的價格數據測算,在相應期間內開始上市的綠葉菜7天的平均零售價如果低於保單的約定價,我們就會視其為保險事故,從而會觸發理賠機制。”

  截至10月,太平洋産險浙江分公司已經為青菜與小白菜的價格下跌賠付了約36萬元。曾建寧表示,“葉菜價格指數保險,不但能轉移自然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也能防範價格波動可能帶來的‘菜賤傷農’問題。”

  點評:市場上的菜價下跌,原本是葉菜種植基地不得不承受的損失。而葉菜價格指數保險則規避、轉移了經營、生産風險,讓葉菜種植者沒有後顧之憂。

  樣本

  極端天氣來臨,有“菜籃子”保險當靠山

  “幸虧投保了菜籃子保險,否則菜淹了造成的損失都要自己承擔了!”蕭山城山蔬菜專業合作社葉菜基地負責人鄭杭幹説。

  7月初,受梅雨帶氣候影響,蕭山浦陽江沿岸連日大到暴雨,蕭山城山蔬菜專業合作社120多畝露地蔬菜全部被淹,導致菜根霉變腐爛,沒有了再生長能力。但因為該葉菜基地參與了“菜籃子”保險,使其最終獲得了17.4萬元的賠款。

  而在國慶期間因為颱風“杜鵑”而受到影響的蕭山舒蘭農業有限公司,也在經過10余天的觀察期定損後,近期收到了2.1萬元的賠付。

  曾建寧告訴記者,“迄今為止,杭州市蔬菜政策性綜合保險項目已經開辦3個月了,我們已為燦鴻颱風、秋淡葉菜價格下跌等風險災害賠付了80多萬元,為3000多畝溫室大棚、2600多畝蔬菜、5200多畝次的葉菜提供超過6000萬元的風險保障。”

  點評:暴雨、颱風原是無法避免的天災,“菜籃子”保險卻為原本只能“聽天由命”的葉菜農戶撐起了一把保護傘,雖蔬菜因為受災而不能再生,但有了賠付資金的葉菜基地又有了再生産能力。

  樣本

  先無害化處理,再來生豬賠保

  除了蔬菜之外,老百姓的菜籃子裏必不可少的就是豬肉了。但近年來,病死豬帶來的環境與食品安全風險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

  過去,由於保障不到位、環境意識薄弱,養殖戶隨意丟棄病死豬的現象時常有發生。而現在,生豬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的模式,給這個棘手難題提出了市場化的解決途徑,病死豬也有了監管。

  “以往的生豬保險模式,是保險公司直接對死亡生豬進行賠償,但一些養殖戶在領到保險賠償後,為貪圖方便仍隨意丟棄死豬,保險公司也無法監管。而將生豬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後,養殖場病死豬想要獲得保險賠償的話,養殖戶就不能隨意丟棄,而需要先配合相關企業做好無害化處理。”人保財險杭州分公司三農保險部副總經理宋志宏説。

  生豬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機制最早在生豬養殖大縣龍遊開展試點。目前,生豬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模式已在蕭山推廣。人保財險杭州分公司大江東營業部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已經投保了28家養殖場,150萬頭生豬。今年1-9月份已經理賠大小生豬40多萬頭,累計賠款兩千多萬元。”

  點評: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在完善農險制度之餘,同時也助力農村生態環境,真正實現了“青山綠水”換“金山銀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