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緊張備戰“瘋狂”快遞

  • 發佈時間:2015-11-05 06:31:4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2日,“雙11”前九天,下午2:00,陳文亮正在整理將要派送的大件包裹。他仔細地將一件件包裹按照路途遠近分門別類裝進車廂,隨後從EMS西區攬投部啟程,駛往附近的景裕新村。

  雖然是一名快遞員,但他並不太關心今年“雙11”期間網購的成交額、物流的快件量等大數據,他只知道再過9天就要迎來一年中最累的兩個星期:業務量大約是平時的兩倍多,加上本月開始實施的寄件實名制,攬收時多了一道程式,加班加點是免不了的,但這也意味著這個月的收入也會增加一些。

  電商促銷大戰已進入倒計時,記者從市郵政部門了解到,今年中山“雙11”快遞量預計比平日增長1.5倍至2倍,以EMS為例,快件數日均將達3萬多件,派件高峰將集中在14日、15日、16日三天。面對即將到來的業務高峰、實名寄遞新政,市內不少快遞企業增加人手、開展業務培訓、宣傳實名寄遞政策,並結合開包驗視等手段保障寄遞安全順暢。

  南方日報記者 鄧泳秋 郭冬冬

  堆到4米高,每天快件將達120萬件

  2日早上8:30,已經降溫的中山讓人感覺有些冷,但是在申通石岐攬件中心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在裏面不到400平方米的分揀中心,20多名快遞員站在30多米長的傳送帶兩邊,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不一會,每個人旁邊都漸漸堆起了一座小山。

  按照路途遠近整理貨物和快遞單,是李家興以及每位快遞員每天派件前必做的功課。“這樣排序以後,送貨時直接從上面按順序抽就可以了,不需要上下亂翻,既節約時間,又安全。特別是‘雙11’過後,這樣的小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李家興拿著厚厚一疊快遞單,細心地查看上面的地址。

  “現在還算好的,等再過10天左右,快件都堆到4米多高。”回憶去年“雙11”過後,李家興描述道,“那時貨物量大約是平時的兩倍多,幾大車貨物經過分貨員到快遞員手中,光是分貨就花了一個多小時。”

  記者從市郵管局公佈的數據了解到,去年11月,中山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1000萬件大關,達1124.81萬件,同比增長47.52%;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38億元,同比增長17.62%。以目前315萬中山常住人口來算,每人平均接發3.5個快遞,每人平均支付快遞費用43.8元。

  今年情況會如何?市郵政網路運營中心商務營投部經理郝建華早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全市所有快遞量將突破1500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70%左右。最高峰時當天的快件處理量是平時的3—4倍,預計可能達到120萬件。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網控部品質負責人李曉蔚則表示,按照往年情況,11月11日至16日為出口件高峰期,即中山發往外地的快件;11月13日至18日為進口件高峰期,即外地發往中山的快件。預計今年“雙11”EMS的進口快遞量將比平日增1.5倍—2倍,全市日均或可達3萬件。

  而申通快遞中山市分公司業務經理馮承奮也預計:“我們的快遞員每天需要派送5500件—6000件,但從11月8日—10日,攬件中心的快遞量會有一定減少,這期間每天較平常少500件—600件左右。”

  心有餘悸,從起早摸黑到短暫離職

  與陳文亮、李家興這類“雙11”仍堅守在快遞一線的快遞員不同,一個月前仍在快遞行業打滾的黎伯堅選擇了辭職,原因很明確,避開“雙11”、“雙12”的派件高峰。去年的“爆倉”盛況,仍讓他記憶猶新、心有餘悸。

  “很多人以為派得多錢就多,事實上工資可能上漲了一兩千元,但工作量卻多了不止一倍。”去年“雙11”後的情景,黎伯堅依然歷歷在目。每天早上6時上班,掃描快件,然後進行分揀,再按照地址將這些快件分成若干份,等送出第一單時,基本上是8時30分以後了。中午的吃飯時間也很少,基本上就是幾個人合夥訂一份外賣,直接在工作崗位上湊合吃,或者買個麵包、吃碗泡麵。

  一旦遇上丟件、投訴等情況,快遞員還要面臨罰款的處罰。“快遞發不完、發錯了、發丟了我們都要受批評,還要賠錢。而且工作實在是太累了,身體已經吃不消了。年底各種購物節和節日連在一起,幾個月連續的大量工作,誰都受不了。”經過綜合考慮後,黎伯堅決定先辭職一段時間,等網購高峰稍微下滑的時候,再回到快遞行業。

  儘管李家興沒有辭職,但“剁手族”熱衷的購物節,卻難以鼓起這些普通快遞員的幹勁。他旁邊的一位梁師傅,更是直言不諱地説道:“‘雙11’對於我們快遞員來説,肯定是個壞事,人又累又送不過來。”抽完手中的一根煙,梁師傅蹬上電動車,開始了一天的派件工作。

  上午10時30分,李家興來到了盛景尚峰。“把車開進去,公司會報銷停車費嗎?”對於記者的疑問,他説:“當然不會報銷,這裡停車首個小時免費,隨後便按規定收費5元。所以差不多到50分鐘的時候,我就會下來把車開出去再開進來,這樣就不用交錢了。”

  採訪中,多名快遞員向記者反映,“雙11”期間,他們往往工作時間延長、壓力猛增,但待遇卻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快遞企業,快遞員的工作量和收入不成正比。

  “‘雙11’前總公司下發內部文件,要求節後將限行派費標準低於2元/票的派件網點,統一上調至2元/票。如今離‘雙11’不到一個星期,我們網點仍未落實。原本大家都興高采烈地以為工資可以提升了,但遲遲未見動靜,大家都消極了許多。”一名快遞員抱怨道。

  企業防“爆倉”,招兵買馬擴大倉庫

  身穿橙色EMS工服時,陳文亮永遠比路人走得匆忙,無論是按電梯、爬樓,甚至等候別人簽字,都會給人一種雷厲風行的感覺。

  2日下午,他分到了5件大件包裹。“5”,似乎是一個十分輕鬆的數字。對於小件包裹快遞員來説,5份快件也許只是一個寫字樓的量,或交給物管一次搞定,前後不超過20分鐘。但對於大件包裹快遞員來説,時間卻要倍增。一來使用麵包車配送,停車難增加了時間成本,找好停車位後,還要把包裹搬運到收件人門前,有時一些小車進不了小巷子,只能抬著包裹走長長一段路。

  第一站景裕新村,第二站明景坊,第三站藍波灣……從下午2:40到3:45,貨物才派完,接著陳文亮馬上又出發收件。

  談起“雙11”,去年的畫面時常浮現在他腦海。“‘雙11’後每天都要加班,中午隨便吃個飯又繼續派件去了。估計今年也是這種情況。”陳文亮説道。在11月11日結束後的一到兩周,他跟所有的同行一樣,迎來一年中最為忙碌的高強度工作期,每天將近14個小時的“連軸轉”,大有一種“生命不止,派件不息”的疲於奔命感。

  不僅快遞員疲於應對“雙11”,快遞企業也在為這個即將到來的日子,緊鑼密鼓地籌備著。

  記者走訪了解到,為了應對接下來猛增的快件,各快遞公司紛紛制定各種應對措施。如EMS現有1.2萬平方米的倉庫,雙11期間倉庫場地將擴大一倍,並增加黃圃、東鳳等郵政電商産業園來分流郵件。而順豐快遞將會招聘部分兼職快遞員,緩解高峰。

  馮承奮也表示:“一方面在人員上進行補足。為備戰‘雙11’,今年申通石岐攬件中心專門招聘了2名預備人員以及2名後勤人員。另一方面,將延長工作時間。由於快遞員白天的派送任務很重,平時在早上進行的分揀工作會被調整到晚上8:00後。換句話説,快遞員白天派件回來,晚上繼續加班準備第二天的任務。這段時間,快遞員確實也是很辛苦,晚上加班後勤部門會提供晚餐給到大家。”

  ■釋疑

  網購買什麼 可能會“添堵”

  “雙11”即將到來,網購一族都在摩拳擦掌。不過每逢這個時候,快遞一不小心就變慢遞。加上今年快遞實名制的到來,會影響寄送的效率嗎?“雙11”會更堵嗎?

  如今,陳文亮到府接收“散客”的快件時,都要求他們出示身份證件,另外還要撥打一下快遞單上寄件人的號碼,以證明寄件人的真實姓名。“寄個快遞這麼麻煩,其他快遞公司都不用這麼做啊。”在一旁看著陳文亮核對個人資訊的寄件人念叨著。

  面對寄件人的抱怨,陳文亮只好耐心地解釋。從11月1日起,這樣的畫面已經多次出現在他的日常工作中。

  一邊是各大電商花樣頻出的打折促銷;一邊是快遞行業的瘋狂派送。快遞實名制專項行動的實施是否會對今年“雙11”造成影響?

  李曉蔚表示,快遞實名制的目的是為了公共安全,而在推廣以及實際操作上雖然有難度,短期內可能會遇到市民的抵觸情緒。但增加這一道程式,事實上對大型的物流快遞企業來説,影響不是十分大。

  以EMS為例,目前快件的客戶群體分為散客和協議客戶兩種。協議客戶是一些長期合作的企業公司,在簽訂協議前,EMS需全面核對該公司企業的各項相關資訊以及詳細了解其寄送的物品品種。針對這一類快件,快遞員到府收件時是不需要查看寄件人的身份證明。而散客才是本次實名制針對的主要群體,快遞到府收件時需核對查看身份資訊,以保障寄送安全。

  李曉蔚介紹,“雙11”中山快件主要以進口貨物為主,因此即使實行實名制,也不會對快件的送達時間造成太大的影響。不過她提醒消費者,“雙11”期間,快件呈爆髮式增長,郵寄速度可能沒平時快,網購時儘量不要選擇生鮮等不易保存的物品,避免購買和寄送液體類、粉末類物品,也不要購買打火機、酒精類飲料等危險物品,因為這有可能增加驗視環節,導致投遞時間延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