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拿什麼管好鉅額國有資本——三問國資管理改革意見

  • 發佈時間:2015-11-04 17:40:2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電題:拿什麼管好鉅額國有資本——三問國資管理改革意見

  新華社記者韓潔、華曄迪、席敏、陳灝

  國有資産代表著全體納稅人的利益。如何管理好鉅額國有資産,關係到國之命脈,人民福祉。

  “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將“完善各類國有資産管理體制”列入未來五年國企改革任務。4日亮相的國務院《關於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拉開了新一輪國資管理體制改革的大幕。各方關注,這一改革能否啃下“監管”硬骨頭替納稅人管好鉅額國有資本。

  兩類新公司“橫空出世”能否破除監管頑疾?

  “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防止國有資産流失”——“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這一改革方向,正是此次國務院意見的改革核心。

  財政部數據顯示,不含國有金融類企業,截至今年9月末,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産總額已超過117萬億元。如何管好巨量資産是深化國企改革的一道難題。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説,意見明確的三方面改革舉措中,一大重點是推進國有資産監管機構職能轉變,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包括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説,意見當務之急要解決政企分開問題。政府如果管太細,連30萬元規模的重組也要審批,企業無法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就好比在政府和企業之間切了一刀,今後國資監管機構以監為主,兩類公司以管為主,企業本身經營為主,各歸其位,這是改革的關鍵。”李錦説。

  他透露,今後一種方式是改組部分主業突出並具備一定規模、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成為行業投資經營公司,如中糧集團試點成為中國糧食投資經營公司;一種方式新成立類似匯金公司模式的投資運營公司,按照市場化方式運營。

  在此基礎上,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表示,當務之急要做好國資監管機構的自我改革。要科學界定國有資産出資人監管的邊界,建立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做到該管的科學管理、決不缺位,不該管的要依法放權、決不越位。

  “投資負面清單”如何實現國有資本能進能退?

  國有資本一個重要使命,是服務國家戰略目標。當前,一些國企效益低下,有的甚至成為“僵屍企業”,如何優化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目標也是此次改革的重點。

  樓繼偉表示,國企改革涉及國有資本從哪進從哪出的問題,改革提出探索國有資本投資負面清單,核心為了更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更多投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産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援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

  “十三五”規劃建議進一步明確,要健全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機制,推進國有資本佈局戰略性調整,引導國有資本更多投向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更好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

  張喜武認為,改革意見為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奠定了基礎。今後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緊緊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

  “新的管理體制下,通過退出一批、重組合併一批、創立一批國企等方式,將引導國有資本更多向核心領域和關鍵行業轉移,並通過投資運營公司推動國有資本流動。”李錦説,當前改革難點在於清退一些産能過剩、生産方式落後、創新能力不足、虧損嚴重的國有企業和“僵屍”企業等。

  對於“國有經濟是否該從競爭性領域全部退出”的爭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陳清泰認為,國有資本“應加大對公益性企業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作出更大貢獻”,但在競爭性領域全部退出既不現實,也沒有必要。應與時俱進地改變國有經濟功能,由過去看重對産業和企業的“控制”,現在轉向專注資本投資收益。

  國資劃轉社保能否緩解養老金缺口難題?

  國有資本取之於民,如何更好用之於民,也是此次改革意見的一大看點。

  樓繼偉介紹,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國有資本收益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在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過程中,將部分國有資本劃轉至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機構持有,分紅和轉讓收益用於彌補養老等社會保障資金缺口。

  李錦説,這是改革回歸“國企為民”本意之舉。過去國企紅利直接用於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存在諸多障礙,此次改革縮短了中間鏈條,讓群眾直接感受到國企發展的好處。

  今年3月,山東省出臺《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方案》,在全國率先啟動國有資本充實社保金改革試點。該省提出,將全省470余戶省屬企業30%國有資本一次性轉由省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

  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新文介紹,目前,山東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18戶省管企業30%的國有資本共計180.65億元,已劃轉至省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剩下400多家歸屬部門管理的國企資産劃轉工作也正在進行中,預計明年底前完成。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保障能力建設形勢日益嚴峻。”山東省副省長王書堅説,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省社會保障基金,充分體現國有資本“全民所有、全民受益”的理念,也有助於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會倒逼國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國有資本有序流動,增強企業活力,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