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數十億元奶粉庫存決戰雙11

  • 發佈時間:2015-11-04 06:37:2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二孩”紅利曙光遙遠乳業板塊秋風蕭瑟

  板塊動態

  高庫存、低價戰背景下,雖有二孩政策帶來遙遠曙光,但乳業板塊仍顯秋風蕭瑟。從目前已出爐的三季報來看,兩極分化愈加明顯,而目前國內數十億奶粉庫存或將在雙11迎來決戰。

  廣州日報訊(記者涂端玉)市場前三季度都不愛喝奶,乳業可謂雪上加霜。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乳企們的超高庫存或要消化至明年一季度才能逐漸恢復正常水準,其中有快有慢,旺旺、娃哈哈等都屬於步履沉重、庫存壓力較大者。

  奶企欲借雙11甩貨

  眼見電商狂歡購物節雙11在即,本報記者了解得知,“奶粉君”們紛紛準備背水一戰,將以不同的促銷力度和方式進行超低價“清倉甩賣”,不少很可能拋出“地板價”來。“我已奉勸週遭朋友不要找我要內部員工折扣價,雙11在網上買最划算,肯定比內購還便宜。”某知名乳企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雖然該品牌向來走單一奶源、進口原裝的“高冷”路線,但架不住同行大打價格戰以及電商大力補貼,所以就算不承認“明降”也依然實現了“暗降”。

  “雙11將是清倉大促的一大良機,但實際上今年以來,市場上的促銷買贈就沒有停歇過,但消費者反響平平。”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保守估計市場上仍有數十億元的庫存奶粉在進行花式甩貨,不僅包括一些走上瘋狂讓利道路的國産奶粉,進口奶粉同樣背負去庫存的壓力。

  部分甩賣産品接近保質期

  為何要齊齊甩賣奶粉?記者獲悉,對於不少知名品牌而言,市場疲軟産能過剩、部分産品接近保質期是一大主因;而對於一部分非知名品牌而言,或打算就此收手,清倉處理完剩餘産品即退出江湖。“奶粉新政越來越嚴,而市場競爭又趨於白熱化,對於很多三四線品牌來説,未來生存和盈利空間將被擠兌得非常狹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而據了解,市面還有一類特殊情況,就是定製品牌今後或存在被整合出局的風險,所以部分定制産品也開始大力吆喝、全面促銷,有的奶粉促銷力度已大於五折。

  雖然正值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出爐之際,A股上市奶粉公司中,貝因美出現漲停、港股上市公司中,雅士利上漲6.25%,連遠在美股的美讚臣和聖元國際都錄得不錯漲幅,聖元國際一度漲近10%。但記者了解得知,業內人士認為利好僅僅帶來“遙遠曙光”,短期來看,乳業窘迫局面仍難扭轉。

  乳企三季報兩極分化

  從乳企三季報來看,兩極分化依然明顯。昨日光明乳業公佈了三季報,今年1~9月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4億元,同比下滑47.30%;基本每股收益0.1749元,同比下滑47.30%。在業內看來,其明星産品莫斯利安銷售增速放緩已成定局,改革後效則尚待觀察;此外,貝因美依然未能擺脫虧損窘境。該公司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凈利潤為虧損2.15億元,同比減少260.47%;三元也未能扭轉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下降的態勢,營收微降2.35%,然而凈利潤則同比減少65.18%,為3881萬元。

  與此同時,伊利集團依然笑傲同行,三季報數據顯示,1~9月,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458.79億元,凈利潤36.37億元,穩居行業第一位。

  “行業競爭加劇、産品結構調整不到位、新品推廣不及預期等都會導致國內不少一線、準一線乳業上市公司感到壓力倍增。”有行業觀察人士分析認為,投資者仍可關注乳業板塊,建議結合三季報、産品線佈局、國企改革等因素考慮業績穩健的龍頭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