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産手機“誰是第一”口水仗可休矣

  • 發佈時間:2015-11-04 06: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許紅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到底誰是國産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小米和華為近來打得不亦樂乎。先是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稱,今年第三季度華為智慧手機在國內的出貨量同比增長81%,問鼎冠軍;小米則援引市場研究機構IHS的數據,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國內市場份額為16.4%,領先華為的16.2%。

  在筆者看來,華為和小米都是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的佼佼者,但也都面臨著一定的競爭壓力和瓶頸制約,不應該也沒必要在“誰是第一”這個問題上大打口水仗。

  在國內手機這個高人氣市場,從來不缺異軍突起者,更不缺曇花一現的流星企業。遠的如2004年第一波國産手機崛起時的波導、夏新、TCL等,近的如前兩年依靠運營商定制和千元智慧機市場走強的聯想、酷派等。但真正如蘋果、三星持續引領市場的,少之又少。

  小米依靠網際網路行銷和産業鏈生態,在低端智慧手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但今年以來頹勢漸顯。一是國內智慧手機市場整體增速放緩;二是其“高性價比+饑渴行銷”這兩大法寶被越來越多的廠商效倣;三是核心技術和專利的缺失,使得小米手機海外市場拓展之路也顯得重重荊棘。相比之下,華為憑藉其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優勢,在引入網際網路思維和電商銷售之後,整體市場策略變得靈動起來,高中低端市場均有不錯的表現。尤其是其Mate系列和P系列,基本已站穩3000元甚至4000元的高端市場。美中不足的是,其最新推出的Mate S,市場熱捧度有所下降。

  手機市場由於參與者眾多、技術更新迭代快、消費者喜新厭舊等因素影響,競爭尤其慘烈。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昔日的全球霸主説消失就消失了,即便強如蘋果、三星,也不是每一款機型都能暢銷,近來三星手機的增速已明顯放緩。

  為此,華為和小米作為國産智慧手機的排頭兵,更應居安思危,畢竟一個閃失就可能淡出競爭市場的視野。摒棄口水仗,在核心技術和專利積累、産業鏈生態構造、品牌形象樹立等方面補齊短板,才是華為和小米這兩家優秀企業要做的事。畢竟要想挑戰蘋果、三星的地位,國産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許紅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