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私募一哥筐瓢,株連概念股

  • 發佈時間:2015-11-03 02:34:32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沙晚報訊(記者 舒元臻)近年來,“私募一哥”徐翔及其旗下澤熙投資被查的傳聞不少,到最後均是“虛驚一場”。但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這一次“私募一哥”真的是“筐瓢”(把事情搞砸)了!

  日前有權威消息稱澤熙投資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徐翔等人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股市內幕資訊,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股票交易價格,其行為涉嫌違法犯罪,近日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受此影響,不少往日風光的“徐翔概念股”昨日被殃及,不少概念股更是毫不猶豫地奔向跌停。

  慘痛:昔日風光,今日遭“連坐”

  “私募一哥”徐翔被抓、上海破獲一起特大操縱期貨市場犯罪案件……週末一系列與資本市場有關的消息都註定了11月的首個交易日平靜不了。截至昨日收盤,滬指報收于3325.08點,下跌57.48點,跌幅為1.7%;深證成指報收于11304.9點,下跌241.17點,跌幅達2.09%,兩市合計成交7441億元。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一批批昔日風光或者目前被重倉,抑或是近期被調研,甚至只是有傳聞的“徐翔概念股”,昨日紛紛遭遇“連坐”。截至昨日收盤,華麗家族康強電子大恒科技先鋒新材萊茵體育兔寶寶6隻個股跌停,葛洲壩鑫科材料美邦服飾方正科技東方金鈺寧波聯合烽火電子安彩高科金字火腿眾信旅遊德賽電池宏達高科莫高股份榕基軟體常鋁股份、東方賓館、南洋科技文峰股份鑫龍電器*ST海潤粵電力A德豪潤達新興鑄管東方航空江蘇有線寧波中百華策影視盾安環境巨星科技富春通信榮信股份以及科斯伍德等30余只個股不同程度下挫,鐵漢生態、德豪潤達、博瑞傳播東江環保雅百特等個股繼續停牌。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不少上市公司昨日則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急著撇清關係。

  牛氣:人漲我漲,人跌我還漲

  説到“私募一哥”徐翔,我們不得不提到其掌舵的澤熙投資。事實上,近年來澤熙投資可觀的收益率一直是行業中的標桿,而投資者也緊盯澤熙的一舉一動:澤熙投資持倉的個股、澤熙投資調研的上市公司無一不成為投資者追捧的對象。澤熙投資為什麼能夠如此吸睛?這與其“人漲我漲,人跌我還漲”的超強戰績不無關係。

  以澤熙一期為例,自2010年成立以來其累計凈值一直是不斷攀升的,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該産品累計凈值高達33.7014元,成立以來收益率高達3106.10%。乍一看該數據似乎並無不妥,但是觀其走勢就會發現即使是在股災期間澤熙一期也是不斷攀升的;再看澤熙三期,其自2010年7月份成立以來收益率更是高達3856.11%,累計凈值達41.2217元。此外,澤熙二期、澤熙四期和澤熙五期的走勢也是如出一轍,成立以來收益率最低的澤熙二期也有765.54%,戰績絕非一般。

  影響:長期利好,短期或振蕩

  “投資者如果還持有‘徐翔概念股’,當這些個股出現‘無厘頭’大跌時,還是要儘快撤離為妙。”昨日本地有資深投顧給投資者如是支招。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市場普遍認為,“徐翔被查”對於市場而言,長期來看是件好事,但近期還是會造成相關的個股振蕩。

  目前A股中很多個股在利好公佈前狂漲、在利好公佈後卻經常出現“見光死”的情況,或者是一些個股題材炒作至博傻的境地。因此,有市場人士認為,當前管理層的意願是讓市場回歸理性、回歸價值,並不希望投資者抱著“投機”的態度去大肆聽故事、跟風炒作,長遠來看市場投資環境將更好更有效,與機構相比資訊不對稱的中小散戶才能真正賺錢。

  資料連結

  徐翔及其資本運作平臺

  徐翔,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在私募行業一直以作風兇猛著稱。

  目前徐翔家族有四個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臺:一、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即澤熙投資)成立於2009年12月,旗下有三隻基金澤熙2期、澤熙3期、上海澤熙增煦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即增煦投資中心);二、上海澤熙資産管理中心(普通合夥)(簡稱澤熙資管中心)成立於2010年7月,旗下有四隻基金澤熙4期、澤熙5期、澤熙6期、澤熙11期;三、上海澤添資産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即澤添資管中心)成立於2012年4月,旗下有基金澤熙1期、澤煦單一資金信託計劃、澤熙投資基金1號;四、西藏澤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則由成立於2008年5月的上海澤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變更而來。

  記者觀察

  凡事要把握一個度

  長沙晚報記者 舒元臻

  “私募一哥”徐翔被查的消息一齣,市場一片譁然:有痛惜手中持有“徐翔概念股”的,有愁著已經買了澤熙投資産品的,當然還有一批業內人士對此事感嘆不已。

  “我真不想再做交易了,壓力太大。做不出業績沒資金可接,做出了業績又將如何維持、如何超越,感覺做交易做久了就走入了一條死衚同。”昨日本地一隻私募産品的管理人向記者“訴苦”,他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賺得還算是順風順水,不過6月中旬大跌以來利潤回吐相當嚴重。“怎麼説呢,雖然沒賺但是我們也沒虧,不過公司養著一批人是需要成本的,不賺錢怎麼能行。如果換作是我,穩定盈利就好,一年20%左右就行了,真的不需要這麼‘拼’。”該管理人如是説。

  記者粗略一計算,如果算做20%,一年接1億元的資金那就是賺2000萬元,如果能夠持續穩定盈利,其實並不算少。在這裡,對收益“度”的把握顯得十分重要。事實上,資本市場本身沒有神話可言,那也就不存在“常勝將軍”。當對暴利、對勝利的渴望超出了規定的“度”,那等待你的只有更大的深淵,這一次並沒有什麼不同,以後也一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