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屠夫成為富豪,北大光環就已是多餘

  • 發佈時間:2015-11-03 02:31:2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謝偉鋒

  ■教育時評

  “北大才子殺豬成富豪,成功上市新三板。”看到這段文字,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莫非是那位自詡“因賣豬肉給北大丟臉”的陸步軒人生逆襲。閱覽新聞後才發現,人生贏家的主角是另一位北大畢業生——陳生。當然,此人名氣也不在陸步軒之下。

  陸步軒和陳生都因為獨闢蹊徑的創業模式,兩人同一時間登上了“北大職業素養大講堂”的講臺,與面臨就業壓力的學生分享心得。時光荏苒,陸步軒有沒有走出“北大丑角”的陰影還不得而知,但陳生已然成為創業者的偶像。這也多虧媒體連篇累牘地給他冠以“豬肉賣出了北大水準”的光環。不過,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無不是多要素的使力。同時,他們個人命運也無法和社會的大背景脫鉤,但總是聚焦在“北大”這一光環之上,不僅稀釋了創業的精彩,更扁平化了教育的深刻內涵。

  先有的放矢地來區分。陸步軒賣豬肉,完全是被生活所迫。他那家“眼鏡肉鋪”之所以從生意慘澹,轉瞬就烈火烹油,完全是靠媒體深挖“北大學子賣豬肉”來推波助瀾。從傳播學的先入為主的概念來説,“北大屠夫”這個概念,在那個時候就已經被消化殆盡。而後來者還以此為賣點,恐怕就有點拾人牙慧。

  相比于陸步軒親自“當壚賣肉”的實幹創業,陳生則是大開大闔式的資本運作創業。就單説走到賣豬肉這一步,兩人的背景和趨勢從起跑點就已經有雲泥之別。他的創業風格,頗有點劉永好的味道。都是大學畢業之後,不安於單位機關的清湯寡水,從而走上創業道路。這個過程中,相比于陸步軒單一化的賣豬肉,陳生還賣過房子、賣過飲料。但這些行當,看起來並不“離經叛道”,因此,斷不會有好事者用“北大”光環以加持。

  不過,身份如果升格為“屠夫”“賣豬肉的”,就很不一樣了。即便之前的陸步軒已經消費了一把,但此刻公司新三板掛牌,亟須關鍵詞來捕捉眼球和關注,這個時候,北大畢業生的身份就顯得分量十足。

  並非是説“北大”兩個字提都不能提,更不是説成功者就不能“英雄自報家門”。只是,當媒體報道“小心翼翼”地把富豪另一面,也就是北大“殺豬佬”擴大化報道的時候,被接受資訊者很容易就又串並到“大學生賣燒餅”“研究生賣涼皮”的頻道上去。事實上,陳生賣豬肉是裹挾著資本軟著陸,而並非直接畢業就直奔殺豬場。而當成功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案例擺在大眾面前,我們通篇就是看到“北大”云云。但這背後的創業“真經”,卻恐怕已沒有多少人感興趣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