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第一時間向巴基斯坦地震災區捐贈救助款及必需品

  • 發佈時間:2015-11-01 07: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梁桐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日報伊斯蘭堡電 (記者 梁桐)10月26日,阿富汗北部地區發生芮氏7.5級強震,地震波及南部鄰國巴基斯坦,造成巴基斯坦272人死亡、2123人受傷,超2.5萬座建築受損。地震發生後,我國在第一時間向巴方提供了10萬美元救助款,併為開展下一步援助工作進行了細緻籌備;巴方則在災後優先對中巴經濟走廊受損項目進行搶修。

  興都庫什山脈的一場強震,讓中巴兩個“鐵哥們”走得更近,讓“中巴關係”這一國際關係中的典範更加熠熠生輝。

  巴方與阿富汗毗鄰的開伯爾—普什圖赫瓦省及聯邦直轄部落區受災最為嚴重,人員傷亡和房屋損毀數量佔巴基斯坦90%以上。地震發生後,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緊急部署巴軍方投入搶險救災工作。截至10月29日,巴軍方共接收傷員1735人,設立安置點42處以及臨時凈水設施49台,向災民分發帳篷3764頂、毛氈2000張、食物37000包、藥品5噸。針對災區交通不便問題,巴軍方投入了運輸機和直升機用於補給投送和傷員轉移,並且對進出災區的主要道路進行緊急搶修,目前均已恢復通車。

  受災較嚴重的本努地區居民達瓦兒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巴基斯坦軍隊在抗震救災中的快速反應和英勇表現體現出了極高的專業性,他們在震後第一時間進入災區、勘察災情、實施救援。

  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中國駐巴使館代表中國紅十字會向巴基斯坦紅新月會捐贈10萬美元救助款,並向災區捐贈了包括手電筒、棉衣被、速食麵在內的災後生活必需品。這既是對巴基斯坦在我國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傾囊相助的回報,更是當下中巴命運共同體建設的直接體現。伊斯蘭堡青年市民阿裏告訴記者,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就好比是自家兄弟間的互幫互助,是兩國特殊關係的直觀體現,這份特殊的情誼會被巴基斯坦人民永遠銘記。

  作為中巴經濟走廊北側與中方對接的必經之路,喀喇崑崙公路有5處共計5公里長的路段,遭山體滑坡和泥石流阻斷。巴方對這條中巴友誼路的受損狀況高度重視,在地震發生次日,隸屬於巴軍方的邊境工程建設局局長率部親赴喀喇崑崙公路沿線進行受損狀況評估並安排搶修,當日便完成27處泥石流險情路段的清理工作。目前,喀喇崑崙公路已全線搶通。

  巴基斯坦將中巴經濟走廊視為改變國家命運的歷史性項目,在保護其免受自然或人為因素干擾這一問題上有著舉國一致的共識以及不計代價的勇氣。巴基斯坦戰略研究所中巴關係問題專家馬利克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保證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安全,就是保證巴基斯坦自身經濟發展前景的安全。巴基斯坦政府和軍方都會堅定不移地將確保中巴經濟走廊安全置於其國家戰略中的優先地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