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增值稅復徵近兩月化肥價格普漲

  • 發佈時間:2015-10-29 06:39:28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政或推動實現控肥目標,加速行業洗牌

  近日,彭州三界豐碑蔬菜産銷專合社負責人鐘光輝告訴記者,他收到化肥經銷商的報價,漲了幾個百分點。省農業廳土肥部門定點監測數據也顯示,9月以來肥料零售價呈普遍上漲態勢。

  漲價與財政部、海關總署和國家稅務總局的一則通知有關。該通知要求:9月1日起,國家對納稅人銷售和進口的化肥統一按13%稅率徵收增值稅,原有的增值稅免稅和先徵後返政策相應停止執行。庫存化肥可在9月1日至明年6月30日,按簡易計稅方法依照3%稅率徵收。

  1994年以來,我國因化肥供不應求等原因,陸續出臺化肥增值稅優惠政策。而今,化肥市場轉為産能過剩,稅收優惠就不再適宜了。增值稅復徵已近兩月,這項政策是否引發了市場波動?

  □徐莉莎 本報記者 李淼

  分析

  “無形的手”欲控制化肥使用量

  8月,四川美豐生産技術質管部經理劉志剛聽説這個消息,第一反應是“化肥産能過剩,國家要把它當作一般性商品放入市場,用‘無形的手’來調結構、淘汰落後産能了。”

  中國産業資訊網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化肥總産能已達到13167萬噸,化肥行業産能利用率僅為55.17%。據測算,全國化肥當季利用率平均只有35%。今年3月,農業部印發《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確立了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長,以及主要農作物肥料利用率達到40%以上的目標。

  我省擁有69家化肥生産企業,2014年化肥産量全國排名第七,可謂“化肥大省”。目前,我省耕地酸化面積較大,其主要推手之一就是化肥的過量使用。對此,省農業廳副廳長牟錦毅指出,2020年實現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僅僅靠號召不行,就是要靠這種(復徵化肥增值稅)實質性的政策來控肥。

  據省經信委的數據,四川生産的化肥産品以氮、磷肥為主,佔比91%。復徵增值稅後,尿素、磷肥、復混肥的成本可能上升3.5%-4%。鉀肥所受影響較大,成本上升幅度可能為10%。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理事長蒙詳超給出的綜合數字是3%-5%。

  以美豐為例來算一筆賬。據該公司2015半年報,其化學肥料製造業的營業成本近18億元。以3%的增長率保守估算,化肥成本增加約為5400萬元。

  市場

  生産企業主動消化部分成本

  劉志剛觀察到,8月化肥生産企業大搞促銷,經銷商進貨積極;9月1日增值稅恢復徵收後,各化肥生産企業試探性地對産品售價進行不同幅度的上調。

  記者從省農資集團了解到,9月以來,一些化肥産品如尿素不漲反跌,磷肥、復混肥每噸的漲價幅度在百元以內,國內生産的鉀肥漲價200多元,進口鉀肥漲了近300元。省農資集團副總裁湯海認為,這些漲價都在市場正常範圍內,鉀肥價格上漲真正受增值稅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裏面有炒作因素,後期將根據市場供需情況穩定下來。

  成本增加,漲價卻不多,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因為8月份在增值稅新政影響下,基層經銷商大量囤貨,需求已被提前透支,新成交寡淡。另外一層原因是産能過剩,需求不旺,為了保住原有的市場份額,一些企業會把成本自己消化一些。

  生産過磷酸鈣的瀘州興泰磷肥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遊焱飛告訴記者,增值稅帶來的成本增長每噸約為20-30元,但是目前瀘州市內幾家過磷酸鈣廠都沒大漲,為了留住經銷商,他們也只漲了10幾塊。

  湯海指出,短期來看,無非是成本增加了,市場上漲點價;“對整個生産、流通、消費的體系不會産生實質性的大影響”。從長期來看,化肥增值稅的徵收肯定加大各環節的成本,最終還是要消費者承擔的。

  鐘光輝的三界豐碑蔬菜産銷專業合作社每年化肥消耗100噸以上。他已經做好了打算:在經銷商之間選擇價低者;種植成本提高了,隨之提高蔬菜價格;實在漲太多,可以採用農家肥、生物肥等作為替代。

  目前我國對有機肥仍然在生産流通全環節實行免征增值稅政策。很多農民已經意識到長期使用化肥使得土壤板結、鹽化、酸化,開始往有機肥方面轉。

  行業

  新政或將加速行業洗牌

  業內人士指出,産能過剩使得化肥價格低迷至盈虧線的邊緣,處於2008年以來的低谷,很多工廠處於虧損狀態。今年4月,省發改委陸續上調化肥用氣、化肥用電價格。對於這些高耗能的企業來説,本身利潤空間已經被壓縮。跟外省的煤氣化工比,毫無成本優勢。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增值稅的復徵很可能加速行業洗牌。一些本身資金斷層的小企業,如果無法有效轉嫁新增成本,很快將被淘汰;而大企業如果不及時管理生産成本,也同樣是被淘汰或整合的下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