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姜你軍”被將軍:一斤姜七八毛 不到去年三成

  • 發佈時間:2015-10-27 14:32:00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姜價一路飆升,老薑一度達十幾塊錢一斤,新姜也要七八元一斤,讓人直呼吃不起,“姜你軍”成為代名詞。而去年同期的新姜收購價在三元錢一斤,今年不到去年三成,消費者吃到了便宜姜,但對姜農來説,因為價格大跳水,損失很大,受傷頗深。像今年的玉米價格跳水一樣,農産品價格暴漲暴跌的現象已不止一次出現,除了種植戶自身的因素外,更重要的還是市場的不健全,資訊的不透明,導致菜賤傷農的現象頻出。任其發展,可能會傷害到我國的農業基礎。

  姜農:辛苦忙活大半年,賠錢真是不甘心

  10月22日,在泰安岱岳區范鎮唐北村,村民王娟與其他幾位村民一塊刨姜。四個人先把姜從地裏拔出來,兩人負責用刀子削去姜苗,兩個人負責把生薑裝袋子。“今年一斤鮮姜才七八毛錢,連本都收不回。”王娟説,一畝姜4月份種地裏,到10月份生薑收穫,一畝姜的成本接5000元,但按現在的收購價,一畝地産6000斤的話,得賠六七百元。

  23日,在萊蕪羊裏鎮、大王莊鎮等生薑種植區,不少姜農正搶收鮮姜。在羊裏鎮朱家莊村南側一片生薑地裏,姜農朱先生正和妻子收姜。“今年兩畝地能産15000斤鮮姜,價格忒低了,忙活半年,根本不賺錢。”姜農朱先生不免有些失落地説。

  在地頭,姜農們算了一筆賬,按生薑畝産3000公斤計算,售價1.40元/公斤,毛收入4200元。其中,姜種約需500公斤,支出700元,播種前施用複合肥支出1000元、雞肥支出約800元,農藥支出300元,地膜支出70元,遮陽網支出400元,土壤除菌消毒支出3000元(土地一次處理連續使用兩年),耙地支出150元,生長期需水支出約300元,每畝成本價是5220元(不含人工費),除去成本後,每畝虧1000元左右。王娟説,她種植生薑已有

  10年時間,每年都種一畝。去年鮮姜每斤收購價在3.6元,零售價在6塊到7塊錢,前年的老黃姜更是賣到15塊錢。但是今年也不知道什麼原因,生薑價格就一路在跌,這樣賣真不甘心,只能先往地窖裏存一下,等價格高點再賣。

  姜販子:價格低不是好事,一斤只能賺3毛錢

  泰安岱岳區民樂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傳防每天都往泰城各大超市送菜。今年生薑價格持續走低,中間收購商的日子也不好過。

  馬傳防説,這個月他從萊蕪拉了一車姜,收購價很便宜,一斤只有五六毛錢,從萊蕪到泰安車費花200多塊錢,算上人工費、裝箱費,一車姜從萊蕪運到泰安,價格要8毛錢才能保本,現在他往超市送每斤的價格是1塊1毛5,每斤能賺3毛錢。馬傳防説,以前姜的價格高,買賣反倒好做,掙得也多,現在姜越來越便宜,中間利潤不斷減少。

  “我收姜收了七八年了,前兩年姜賣得貴,得拿著錢去找姜農買,今年開始,姜的價格下來後,姜農來找我們。其實我們也沒辦法,都是跟著市場走。”馬傳防説,今年除了姜,其他菜普遍便宜,許多農民種菜之後都發現連本也收不回來。“我們中間商還好説,一看不掙錢了,就不再進菜賣菜了,農民只能被動賠本,一點辦法也沒有。”馬傳防説,鮮姜價格在1.5元/斤左右,才能保證各方的利益。太低了,對姜農、中間商都不是好事。

  零售商:銷量並不大,五個超市半月賣3000斤

  22日中午,在泰安火車站附近的銀座中心店,市民陳先生買了一塊姜。“這一塊才6毛錢,要是擱前幾年,得兩三塊錢。”陳先生説,他記得超市一斤姜最高賣到13元一斤,今年姜便宜了,才1塊多錢。“原來姜貴的時候,都開玩笑,説吃得起螃蟹,蘸不起薑汁,現在終於能吃得起了。”一位買菜的市民調侃道。

  泰安銀座採購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生薑作為調味品,每天的銷售量不大。從10月8日到10月21日,銀座岱宗店、花園店、齊魯店、中心銀座、東湖銀座,五個超市14天一共才賣了4200塊錢,一共是2938斤,平均每個店一天賣60斤。 “生薑作為調味品,需求量很小,價格再低,買的人也不多。”該負責人説。

  根據萊蕪市統計資訊網統計數據,十多年來萊蕪生薑價格呈現較大幅度波動,2004年和2010年生薑價格分別達到兩個波峰,收購價格分別為6元/公斤和8元/公斤。2002年、2007年和2011年分別達到最低,分別為1.0元/公斤、1.40元/公斤和1.45元/公斤。低位運作持續時間較長,姜農成本難以收回,積極性大受挫,造成種植面積連年減少。

  受供求關係影響,自2013年3月生薑價格開始上漲。四月份生薑平均價格為2.5元/公斤,7月生薑平均收購價格為6元/公斤左右,10月,生薑價格穩定在10元/公斤左右。2014年4月生薑收購價格平均為12-14元/公斤左右,最高達到15元/公斤,9月曾衝高到19元/公斤,10月中上旬價格基本穩定在17-18元/公斤左右。

  新聞分析

  種得多産量大出口少,姜價怎能不跌

  資訊不暢導致種植與市場脫節,專家建議發展訂單農業

  泰安市農業局蔬菜辦工作人員介紹,前兩年生薑價格大幅上漲,姜農的種植積極性高漲,不少姜農今年增加種植面積,使得新姜供應量大幅增加,從而導致市場供給過剩。泰安市物價局工作人員分析,除了種植面積的擴大,近年來我省部分地區引進生薑新品種,也使得生薑的畝産增加。安丘市農業局蔬菜站站長張中華説,2014年安丘大姜種植面積十六七萬畝左右,今年種植面積增加到十八萬畝左右。大姜價格出現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差不多五年一個週期。

  濰坊市生薑行業協會會長張奇錄表示,濰坊大姜主要是出口和內銷,出口額能佔40%左右,剩餘全部內銷。近兩年濰坊地區大姜種植面積增多,國外如巴西、泰國、秘魯等國家種植面積也不斷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姜價格。張奇錄表示,氣候和種植戶惜售心理也不無影響。大姜長勢好,産量增加,價格就低。現在大姜基本上都是以散戶種植為主,老百姓都想賣一個好價錢,往往反覆中錯失最佳銷售時機。

  山東農業大學經管係教授岳書銘表示,近年來,生薑價格波動明顯,主要是受市場規律影響。由於我國農業規模化、組織化、資訊化程度的不足,農産品生産還多采用“小生産大市場”的模式,農戶種植比較盲目,與市場脫節嚴重。要解決這一問題,政府應當建立完善的農産品市場資訊發佈平臺,為農民提供準確的市場供求資訊,對市場趨勢進行前瞻性分析,引導姜農適時作出調整。同時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根據訂單組織生産。岳書銘還建議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組織化程度,合理確定生産規模,實現以銷定産,增強市場競爭力。

  (記者 王世騰 李濤 于鵬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