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同呼吸 共保護

  • 發佈時間:2015-10-27 06:44:2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京津冀三地簽署“跨界環保”協議,內容包括:統一開展區域煤炭管理,加強區域清潔能源供應保障,統一區域新車和油品標準,組織開展環渤海區域船舶污染聯防聯控,建立京津冀空氣品質協調管理中心;統籌考慮併合理調配海河流域水資源,全面推行節約用水,增加河流生態水量;建立跨界河流聯合監測與會商機制,形成京津冀統一的監測網路,為改善區域環境品質提供技術支援;建立跨區域環境聯合執法工作制度,實現環境執法聯動,共同推動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聯動等。這些措施將為京津冀之間跨地域的環保合作作出積極探索,進一步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生態環境保障。

  京津冀地緣相接、密不可分,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有著長期合作。但以往囿于行政區劃限制等多方面因素,合作多停留在水源地保護等個別項目的層面,未涉及更深層次、多領域、全方位的合作。由於缺乏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統一規劃,加之區域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近年來區域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制約了京津冀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在京津冀一體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原有合作的規模、層次顯然遠遠不能滿足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需要。三地勢必要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加強溝通與協調,擴大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下好“跨界環保”這盤棋,打造“同呼吸、共環保”的京津冀。

  日前,中央出臺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頂層設計。這一重要綱領性文獻的發佈,為京津冀之間打破行政區域分割、加強環境保護合作、共同建設生態文明指明瞭方向。

  過去,三地之間的合作之所以難以深入,既有行政區域分割、“各掃門前雪”的尷尬,也有頂層設計缺失、體制機制不相適應之弊端。比如,由於自然資源資産的産權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體系、空間規劃體系、生態補償制度等基礎性制度遲遲未建立,導致一些重點、難點問題長久得不到解決,成為跨區域之間開展環境保護深層次合作的“攔路虎”和“絆腳石”。

  隨著頂層設計逐步完善,京津冀應借一體化之東風,大膽探索京津冀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體化。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從更大的範圍統籌協調環境保護工作,通過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體化,倒逼節能減排,倒逼産業結構調整,倒逼城市佈局優化,倒逼發展方式轉變,協同解決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問題,為京津冀一體化築牢生態基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