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好中國經濟,他們憑什麼?

  • 發佈時間:2015-10-25 22:31:4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新華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數據近日引發國際輿論熱議。儘管不乏憂慮之聲,但看主流,觀大勢,更多海外觀察家並未被輿論中的“逆風”所干擾,他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未變,而這種信心主要建立在四方面判斷之上。

  動力轉換加速

  新加坡大華銀行經濟師全德健説,從最新數據可見,通常被市場忽略的服務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三季度GDP數據的亮點是服務業和消費繼續增長良好。

  彭博社亞洲經濟學家歐樂鷹和陳世淵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説,由於富有活力的服務業部分抵消了股市下跌和工業增長疲軟的影響,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放緩好于預期。過去幾個月的強勁信貸增長為穩定短期經濟增長奠定了基礎。

  美國金瑞基金首席投資官布倫丹·埃亨對新華社記者説,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經濟結構正在發生轉變,內需已悄然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動力新引擎。如今,中國內需佔GDP的48%左右,中國零售業數據向好凸顯出內需的巨大潛力,並將帶動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我對中國經濟前景十分樂觀,”埃亨説。

  《華盛頓郵報》文章注意到,中國的工資和可支配收入上升,消費也在上升。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稱,由於基數效應,現在中國經濟即使年均增長5%,其增量也大於2007年14%的增量。

  《日本經濟新聞》20日發表社論稱,過去3年中國經濟實現了可持續增長,其政策效果還會進一步顯現。

  結構調整堅定

  國際觀察家認為,中國經濟現在更加重視發展品質,而非總量。《紐約時報》稱,中國更關心的是經濟增長的構成,而不只是速度,當前的增速放緩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黃金時期”。前不久的匯率中間價調整就讓外界看到了中國改革的決心。

  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紐卡斯爾商學院終身講習教授熊榆告訴新華社記者,在中國目前深化改革引起重大産業結構調整情況下,還能有如此強勁的表現實屬不易。

  美國前財長蓋特納日前説,中國開始進入艱難的過渡期,某種程度的經濟減速不可避免,但推行經濟結構改革的目的是追求均衡發展、夯實中長期的經濟增長基礎。

  分析人士稱,結構調整與改革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其間會有坎坷挑戰,但毫無疑問,中國有著持續改革的決心與行動。

  改革創新驅動

  海外人士注意到,創新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網際網路+”“雙創”“中國製造2025”等一系列新提法,讓外界看到中國吹響了新一輪改革創新的號角。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負責人羅尼·林斯認為,與其他經濟體相比,6.9%的增長率已經“十分搶眼”。中國保持經濟良性發展的關鍵,在於改變發展模式,以創新引領發展。

  英國BBC的一篇報道認為,“中國製造2025”會推動中國實現從産品代工向品牌塑造的躍升。《南華早報》文章進一步指出,中國已經是世界經濟的領跑者,而不只是世界工廠。

  世界經濟引擎

  中國經濟連續數年發揮了世界經濟最重要增長引擎的作用,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增長動力之源。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對世界經濟復蘇、全球金融穩定都有著巨大的積極影響。熊榆説,在當今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創造的絕對值增長仍居世界前列。

  新加坡《聯合早報》文章指出,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雖然“破七”,但好于市場預期,因此最新數據相信有助消除外界對中國經濟面臨硬著陸風險的擔憂。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師謝棟銘説,預計年內中國仍將出臺更多扶持經濟增長的政策,因此,今年經濟增長7%左右的目標將會實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