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研討會熱議如何通過PPP模式釋放社會投資潛力

  • 發佈時間:2015-10-23 14: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裴珍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3日訊 (記者 裴珍珍)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下簡稱“PPP”)模式是釋放社會投資潛力、轉變政府職能、促進治理方式和管理模式創新,解決當前我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問題的重要抓手。為了進一步加快PPP能力建設,完善PPP人才的培養機制,健全PPP模式的法律和政策體系等,更好更規範地推廣運用PPP模式,中國科學院大學于10月22日與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舉辦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辦,主題旨在交流PPP模式在國家治理現代化、投融資體制變革、政府職能轉變、現代財政制度改革、新型城鎮化建設和PPP專業人才培養等領域推廣運用的經驗,探討如何通過PPP模式來釋放社會投資潛力、化解地方債務壓力、提高公共服務供給品質和效率等,為我國PPP模式的推廣運用做出新探索。

  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董軍社,財政部金融司巡視員周成躍,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副主任焦小平,世界銀行PPP機構副局長克萊夫·哈裏斯,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哈米德·謝裏夫,全國政協委員、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院長賈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不動産與基礎設施學院院長王訶,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汪壽陽,中國科學院條財局副局長聶常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巡視員孟春,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紀昌,財政部中國財政學會PPP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潔以及地方財廳、金融機構、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界、媒體界眾多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並進行了深入研討。會上,周成躍、董軍社和克萊夫·哈裏斯共同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PPP研究中心”揭牌。焦小平、董軍社分別代表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及中國科學院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周成躍認為,在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PPP模式,是我國當前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2013年底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實際的PPP模式,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初步構建了PPP制度框架、出臺了PPP工作通知、操作指南、合同指南、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等文件,完善了預算管理、政府採購等配套辦法。回顧兩年來的工作,PPP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各地一大批項目落地實施,工作成效初步顯現。從國際經驗看,英國花了2-30年的時間搭建好PPP的制度體系,我們中國用二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幾十年的道路。當然作為一項創新性工作,PPP在推進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比如觀念轉變上還不到位,仍有相當一部分地方政府僅將PPP視為融資平臺的一種融資手段,沒有把精力放到轉變體制機制、保證社會資本合法權益上,工作協調上還不到位,對於哪個部門牽頭、行業部門如何分工等工作機制問題,一些地方政府還在探索;融資支援上還不到位,信貸政策仍然沿用傳統政府融資和企業融資的思路,沒有向項目融資管理方式轉變,能力建設上還不到位,缺乏專業過硬的操作人員,PPP仲介服務市場剛剛興起,專業資質和實踐能力也有待於提高。

  周成躍提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中,傳統動能弱化,加大經濟下行壓力,國務院領導對PPP工作高度重視,不僅將PPP定位為深層和長遠的體制機制變革,更視為拉動民間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政策工具,寄語了厚望。我們一定要正視困難,主動作為,推動更多PPP項目落地,努力實現穩增長、惠民生、促發展的多贏目標。

  董軍社對推行PPP模式的重大意義進行了深刻闡述。董軍社認為,作為深化改革的一部分,推行PPP模式既有政府治理模式改革,實現簡政放權的考慮,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運作效率的著力點,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是推行PPP模式是撬動社會資本,加速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可以提升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拓寬融資渠道,減輕政府財政壓力,盤活社會存量資本。二是推行PPP模式是轉變政府職能,創新體制機制的大勢所趨,政府從運動員轉化為裁判員,實現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有利於激發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完善財政投入和管理方式,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體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三是推行PPP模式是打破行業限制,提升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PPP模式能夠有效引入專業的社會資本,打破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的各種不合理的限制,實現公平競爭,全面提升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的供給品質。 焦小平對PPP新內涵進行了深刻解讀,對一些理論誤區進行厘清。焦小平認為,PPP作為一個公共産品、一個管理模式、一個國家治理體系的變革,不僅僅是融資手段,還是在公共産品服務領域一次深刻的變革。從管理模式來説,它本身有它自己獨有的一些特徵,比如説公平合作、協同管理,風險共擔,全生命週期管理;支付模式不是事前分配做事,而是事後付費。

  克萊夫·哈裏斯通過比較數據庫的分析,闡述了PPP在一些國家的應用和發展,以及一些典型案例。哈米德·謝裏夫認為,在大學系統開展PPP研究十分必要,目前世界銀行與中國地方政府開展了一些這方面合作,現在要做好風險防控和效率提高問題。

  賈康提出,未來幾十年,中國走向現代化過程中,政府怎麼樣最充分的尊重市場機制,更好的發揮作用,十分重要。近來在山東等地調研顯示,各地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和後勁,正在涌流出來。在中國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局面下,在PPP這個角度首先要更加看中的還是怎麼樣鼓勵大家銳意進取,把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方方面面的力量結合在一起。

  王訶探討了PPP合約結構等問題,並用財務成本的思維對PPP進行了探討。王訶説,假如説我現在雇一個人,可以給這個人很多不同的條件,這個人看到我給的很多條件,薪水給的高、福利給得好,他做事情不一樣。每次給他條件有成本,他要怎麼做會影響到我的收入,假如有100種不同方式大概有100種不同的回應,每一種回應都可以算出我的收入和成本,最後就是我的利潤。PPP與此有類似的地方,僱主就是政府,僱員就是私人。

  孟春在研討會結束時總結,各位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圍繞著PPP模式的新內涵,PPP模式的操作路徑、應用前景,PPP的效應和回報機制,PPP模式在國家治理現代化、在投融資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軌,現代財政制度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方方面面的一些熱點或難點問題,給出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或闡述。PPP研究中心將下大力氣在以下三方面多進行一些拓展。第一,要發揮PPP中心的優勢,深化PPP的理論研究,創新合作研究與人才培養機制,著力建設PPP模式的高水準研究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為PPP模式在我國的推廣應用提供智力支援和人才支撐。第二,中國科學院大學PPP研究中心要加強科研與實操業務部門的良性互動,開展好PPP的培訓、PPP的諮詢服務工作,腳踏實地地為我國推廣運用PPP模式服好務。第三,PPP研究中心要加強國際合作,拓展擴大國際交流,與世行、亞行等一些國際組織,與國外的一些知名大學聯合開展PPP的研究工作,使我們的PPP研究中心的研究科研工作邁上新臺階。

  汪壽陽在會議總結講話過程中,言簡意賅的闡明中心“雙主任”模式的創新性和重要性,強調自己將做好中心的後勤保障工作,並表示全面支援中心與在座各行業專家代表進行合作交流。

  中國科學院大學作為國務院直屬高校、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學府,第一時間響應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號召,成立PPP工作領導小組,聯合中國財政學會PPP專業委員會成立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PPP研究中心,中心挂靠經濟與管理學院。經管學院秉承中國科學院大學“院(管理學院)所(研究所)融合”的運作體制,以“提高我國管理科學研究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為使命,以“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研究型管理學院”為目標。整合各方資源優勢互補,共同利用機遇和應對挑戰,塑造卓越的管理教育品牌。目前已成為促進管理學發展的中堅力量之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