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氣候乾旱,倒逼葡萄種植轉型

  • 發佈時間:2015-10-23 13:31:43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10月21日訊(記者 李靜 通訊員 王福成 宋英輝) 進入10月下旬,煙臺的釀酒葡萄收穫季節也接近尾聲。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受今年前期乾旱、後期雨水多等氣候影響,今年不少釀酒葡萄出現裂果,導致産生病害。為避免乾旱再次給果農造成損失,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局積極引導果農引進滴管、噴灌技術,同時試水水肥一體化,發展現代農業。

  煙臺是著名的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城,每年的9月中旬到10月中下旬,是各大酒莊采收釀酒葡萄的季節。21日,記者在蓬萊一酒莊種植基地看到,已經采收完畢的葡萄園內,不少葡萄架上還挂著葡萄,但這部分葡萄大都已經乾癟,有的已經明顯發黴。

  “這都是今年的氣候造成的。”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六七月份天氣乾旱,導致部分澆水困難的地塊,葡萄生長顆粒小,而後期八九月降水相對較多,導致部分葡萄出現裂口,“葡萄一裂口了就容易發生病蟲害,這樣的葡萄品質不好,就只能丟棄了。”工作人員説。

  “今年乾旱確實對葡萄種植基地影響很大,老百姓也應該以此懂得轉變思維觀念,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局副局長顧兆帥説,為減少乾旱天氣對果農帶來的損失,政府將積極引導果農發展滴灌、噴灌、水肥一體化等灌溉技術。

  21日,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局邀請灌溉行業的龍頭企業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曾秋朋博士等專家在蓬萊開展葡萄水肥一體化技術研討,為蓬萊當地酒莊講解了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相關知識。曾秋朋表示,滴灌技術不僅在一方面可以使水肥量控制在最佳效果,得到高品質的葡萄,又可以減少人工、水肥等成本投入,特別適合一些澆水困難的丘陵地區。

  “不少果農覺得果園鋪設這樣的新設備可能首次投入成本較高,但設備投入一次可用好幾年,再算上節省的人工、灌溉、葡萄品質等成本核算下來進行對比,這個性價比還是很高的,果農一定要轉變舊觀念。”曾秋朋表示,隨著現代農業的逐步發展,噴灌、滴灌技術將成為以後的發展趨勢。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網友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