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田田魚,50元一斤

  • 發佈時間:2015-10-21 08:29:1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施曉義 實習生 項捷

  通訊員 張尚偉 王宇

  本報訊 金秋十月,僑鄉青田縣,漫山遍野的梯田裏,沉甸甸的稻穗下,一尾尾金黃色的田魚也養得比筷子還長了。稻魚共生是青田的特色農業,十年前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全球農業文化遺産”。

  今年青田田魚價格又漲了,普遍賣到50元一斤,同比增長約10%。近3年來,青田田魚價格每年都在攀升,年均增長10%左右。價格年年漲,卻從不愁銷路。青田田魚市場為何如此強勁?稻熟魚肥時節,記者來到僑鄉一探究竟。

  價高不愁賣

  從縣城出發17公里,繞過九曲十八彎的山路,記者來到位於方山鄉奎岩莊村的興仁田魚專業合作社。沿梯田拾級而上,在海拔500米左右的小山包上,記者看到梯田裏三五成群的田魚遊得正歡。

  這兩天,正在割稻子。田裏的水被放掉,就可抓魚了。在養殖田魚的村,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後都有水池,用來存放田魚。合作社負責人阮玉琴的家裏,不僅有一般人家的小池塘,還有個大池塘,專門用來存放田魚。

  該合作社有養魚的稻田150畝,不少是荒田再利用。阮玉琴説,年初種水稻的時候,就下了魚苗。“一畝田放400多尾魚苗,由於小魚死亡率高,秋天能收到七八十斤魚,這樣,一年下來也能收1萬多斤魚。”

  “溫州的老闆常常一要就是幾千斤,根本沒貨。”阮玉琴説。青田本地人,附近的溫州客,都直接到府訂購,一次幾十斤、幾百斤,銷得很快。

  別的地方,田魚也很緊俏嗎?記者轉而去青田的另一個田魚養殖大鎮——仁莊鎮,該鎮有6000畝稻魚共生的水田。

  “農貿市場很少賣田魚的。”彭饒田魚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真堯透露,本地銷售佔一半,絕大部分被飯店、農家樂收購;其他賣到溫州、上海、南京等地。近年來,青田田魚聲譽日隆,銷售根本不愁。

  在青田,田魚銷售還有獨特一景——被華僑帶往海外。青田在國內經商者有15萬人,海外華僑達33萬人,許多人對田魚有著別樣鄉愁,喜歡帶田魚幹出去分享。三至四斤活魚可以烤制一斤魚幹,價格通常在200元以上,儘管價格不菲,且連年上漲,但青田華僑對田魚幹的熱情從未減弱。

  生態又高産

  “現在白鷺多了,田裏的魚能被白鷺吃掉一半!”青田縣興仁田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阮玉琴笑得有點無奈。阮玉琴的説法,也得到了陳真堯的印證。該合作社所在的仁莊鎮新彭村,山水相連,清泉奔流,空氣格外清新。水稻田旁的山上,繁衍生息了大片白鷺。村民養的田魚,成了白鷺更好的食物。而正是這樣的好生態,成為青田田魚的一大賣點。

  在諸多田魚養殖戶中,仁莊鎮南木宕村村民徐冠洪是個“不一樣的人”。他的稻田裏,不施農藥化肥,不給魚喂食商業飼料,極力以返璞歸真的方式試驗稻魚共生,公司也取名為青田愚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走別人沒走過的路,總要付出一些代價,對徐冠洪來説也一樣。“第一年血本無歸,第二年收支平衡,第三年盈利很好。”他説,經過不斷的探索,他找到了一種更加適合稻田養魚的高産技術,並且是以生態迴圈的方式實現的。目前,他一畝田可産稻800斤,田魚150斤,稻魚共生畝産輕鬆越過萬元。

  稻魚共生,也吸引了遠在海外的僑胞。仁莊鎮村民吳筱勤在西班牙幹了10多年,還是決定返鄉把這個全球農業文化遺産做起來。現在,他的基地已能産出800多萬尾田魚苗。

  與此同時,青田加大了對稻田養魚的扶持力度。縣稻魚共生産業發展中心的高級農藝師吳敏芳介紹,稻田養魚需大量硬化田埂,每硬化一米田埂,政府補貼在30元至50元。而在田魚主産地之一的方山鄉,當地打算3年投入3600萬元,打造稻魚共生特色園。華僑資金回流、政府補貼加

  大、田魚在青田的規模養殖漸成氣候。

  10月中旬,在青田被授予這一榮譽十週年之際,來青田考察的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代表伯希·米西卡表示,中國古老的稻田養魚保存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雨水、稻田、人、河流形成良性迴圈,為人們提供有機的食品,體現了中國 人民的智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