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外金融業不景氣 商業銀行海外"織網"豁然提速

  • 發佈時間:2015-10-21 08: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推進了中資銀行的“出海”速度。昨日,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同時宣佈境外分行開業。其中,工行在義大利成立羅馬分行、建行在英國成立倫敦分行。今年以來,各家大型銀行的海外落子頗為密集,境外業務的凈利潤增速也遠遠超過境內,一改此前進入海外市場的困難局面。

  跟隨企業“走出去”,加快海外佈局,已經成為大型銀行國際化戰略的一個支點。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工行的海外機構開業速度較快,在過去的50天中,該行有4家境外機構開業,分別為9月8日開業的仰光分行、9月21日開業的美國西雅圖機構、10月14日開業的墨西哥子行和昨日開業的羅馬分行。

  隨著羅馬分行的開業,工行已經在歐洲的17個主要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工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今年工行在德國已經成立了柏林、漢堡分行,又在義大利成立了羅馬分行,今年內還將增設幾家歐洲機構,進一步鞏固工行在歐洲市場的網路優勢”。

  建行的海外“織網”速度同樣令人稱道,僅今年6月一個月,就有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羅那和米蘭4家分行同時開業。該行中報顯示,截至2015年6月末,建行已在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6家一級機構。

  在實體經濟增長乏力、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金融脫媒、網際網路金融搶食等多番因素下,大型商業銀行凈利潤陷入個位數增長甚至零增長,而海外業務則依然能實現穩定發展。根據建行中報,該行上半年海外商業銀行資産總額較上年末增長10.38%,達到10456.08億元,利潤總額增長35.61%至21.18億元。工行上半年境外機構稅前利潤增長13%至17.06億美元,資産總額2689.6億美元,增長14%,佔集團總資産的7.4%。啟動海外業務較早的中行,其海外商業銀行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37.92億美元,對集團利潤的貢獻度為18.67%。境外市場的廣闊空間,也成為大型銀行密集落子海外的主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金融業不景氣,正給中資銀行加快海外佈局提供了有利時機,大型銀行通過並購、收購或直接設立海外機構完善境外網路。從自身經營角度來講,銀行自身存在版圖擴張的內在動力,而隨著國內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等戰略的實行,商業銀行也需要擴大經營地域,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在中小銀行方面,董希淼認為,小型銀行自身實力有限,實現海外整體佈局很難,中型銀行更有希望。他建議,中型銀行海外發展應先從亞洲開始,畢竟亞洲與我國在地緣、文化方面更加相近,隨後再從亞洲輻射至更多地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業務的結構依然沿襲了中資銀行以往利差收入佔絕對地位的傳統。中行日前發佈的《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顯示,在海外收入結構方面,五大行息差收入佔比平均達90%以上;中資五大行的海外存貸比平均為123.9%。在業內人士看來,中資銀行海外佈局應向更深層次發展,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農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認為,真正的國際化應是在主要國際金融中心有話語權、定價權、主導和影響國際金融規則制定,中資銀行尚存努力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