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兩化融合也要規劃先行

  • 發佈時間:2015-10-21 05:31:46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場熱點

  全球知名的鋰離子電池製造商——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作了一項統計,自2011年實施兩化融合建設以來,從人力、效率等方面來看,兩化建設共帶來1.6億元的經濟效益。同時,預計在2015年、2016年,兩化建設還會持續為公司創造至少6000萬元的效益。

  根據東莞的實際,積極運用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和商貿流通業,實現製造業現代設計、製造、生産和管理等關鍵技術和産品的突破,兩化融合在東莞尤為迫切。

  近日,東莞多個産業或企業協會開展了密集的走訪企業工作,深度探查企業兩化融合。同時,企業之間關於兩化融合的互訪活動也在企業駐地展開,如東莞新能源科技、華立實業、生益科技等東莞製造業的明星企業都參與其中。在這些標桿企業中,兩化融合中的“規劃先行”經驗屢屢被提及。

  規劃先行發揮牽引作用

  作為蘋果公司的供應商之一,2004年,總部位於香港的新能源科技在東莞成立子公司,在東莞新能源科技創立之初,資訊化運用十分薄弱。東莞新能源科技相關負責人説,在生産環節僅有兩個自主開發系統,一個用於採購申請和庫存收發記錄,另一個用於生産後的數據採集和追溯,其他如物資和設備的採購、産品銷售、産品生産、成本分析等,基本都是靠手工作業。

  那時,東莞新能源科技的可充電鋰電子電池産品,廣泛應用於智慧穿戴設備、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電動工具等各種終端設備。然而,企業資訊化水準跟不上,資訊流的速度遠低於實際業務流的進程,完全不能滿足企業發展和運作的需要,資訊化平臺的建設成為企業的必然之選。

  走訪中,東莞新能源科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資訊化平臺建設的經驗。在東莞新能源科技,資訊化建設先以採購方式建設基礎性的系統平臺,解決人、財、物、産、供、銷等業務環節的基本需求。同時,整理並平臺化企業的業務和資訊化流程,擴展研發、工程、生産環節的深層資訊化需求,完成資訊化建設的完整規劃,由自身IT團隊先理清基本需求,再引入外部平臺商進行升級。

  目前,東莞新能源科技兩化融合的各個細節可以説做到了有效的整合,即從銷售業務報價、客戶信用評估、合同訂單評審、銷售預測維護、物料需求計算、採購訂單下達、物流計價計費、基本財務報表、業務分析報表等都在系統中直接生成,企業的商流、物流、資金、資訊達到了高效響應和同步。

  2014年,在全國十大小型鋰電池企業競爭力排名中,東莞新能源更是排名第一。東莞新能源科技將其歸功了兩化融合建設,尤其是規劃的作用。該負責人説,有了規劃,資訊化規劃和建設根據行業具體特色定制。由規劃衍生的IT建設支撐起企業的戰略發展,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檢驗兩化建設成敗的核心和保障。

  “單單選擇系統,我們就花費了一年時間,有規劃做牽引,在後來的系統佈局上,以ERP為代表的核心平臺非常突出,同時形成並不斷充實了一支能力極全面的IT團隊,讓兩化融合建設事半功倍。”

  規劃催生營運制度

  企業樣本各有不同,經驗並不可能完全照搬,但是東莞新能源科技的做法也在標桿企業中引起共鳴。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成立於1995年的東莞華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面對的問題更加複雜。華立實業做裝飾複合材料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産品出口至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中東、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和生産規模的擴大,裝飾材料從訂單及製備過程的複雜性導致的生産管理失控問題越發凸顯。如物流管理失造成了材料浪費,存貨混亂和無數據分析導致生産過程進度無法掌握和交期不準確,成本一直降不下來。此外,車間之間各工序生産協同率低下,溝通效率低,人為因素導致的生産調配資源浪費以及溯源跟蹤的缺乏,拉升了人力成本,實施精益管理及系統化管理創新勢在必行。

  2013年,華立實業開始實施兩化融合,完善“訂單-計劃-生産-物流-銷售-回款-分析跟蹤”資訊化和智慧化管控。

  “在這套高效的資訊化平臺試行之前,我們先圍繞集團的戰略目標切實開展了規劃,同時制定了一套標準的規範制度保障和隊伍建設剛要。”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規劃和制度的共同牽引下,華立首先制定了一套維護好企業製造産品基礎數據的方案,例如産品編號、製造産品的結構、製造産品的工時定額等。

  系統上線,公司管理層對平臺的依賴度漸高,系統維護壓力驟增,項目團隊在規劃的牽引下,相互支援,用IT運營制度做保障,推動了公司有效運作。

  目前,華立實業已經實現了對産品工藝數據管理智慧核心的設計和監理,能夠有效根據大量不同新産品的品號智慧計算需要生産資料、流程工藝和標準成本,訂單實現了智慧優化並進行生産單排程,每個産品每道工序的物料成本、設備成本、人工成本等都實現了精確計算。

  顯然,兩化建設使華立實業資訊溝通和共用的效率大大提高,也為公司的生産、經營分析提供了大量的數據依據,實現了公司精準快速的決策。據估算,華立實業對資訊管理的跟蹤和控制,使生産效率提升10%左右。實施兩化融合後,集團銷售增加約8%。

  兩化融合整合多方力量

  東莞産業特點突出,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推動兩化融合單靠企業力量見效慢、效果不理想。《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于上個月頒布,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將加速與傳統企業的深度融合。

  但對於大多數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來説,多數企業仍處於探索兩化融合之路的階段。一直以來,官方以強化資訊化為支撐,貫徹落實“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示範建設,圍繞“資訊技術改造提升工業企業”、“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範”、“網路與工業融合創新”、“資訊服務機構與工業企業對接”等領域,欲打造東莞“兩化”深度融合“信推工程”、“貫標工程”、“智造工程”、“牽手工程”四大重點工程。

  “兩化融合就是要整合多方力量,不僅是政府,協會組織,或者企業本身,幫助中小企業實現兩化融合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專家張元元説,東莞作為國家“兩化”深度融合智慧製造試驗區,同時地處廣東自貿區的輻射地帶,標桿企業互訪進一步帶動了東莞地區兩化融合氛圍的聚集作用,為更多的東莞企業參與到兩化融合中來提供了多樣的樣本和經驗。

  張元元説,東莞工業發展步入中後期,資訊化發展也具備相當的規模和基礎,但由於兩者的核心技術和標準都不是很強,因此在兩者融合再創新上,還有很多拓展的空間。

  目前,東莞正在實施大數據戰略並在深入推進機器換人,一方面加強對東莞市重點企業的大數據管理,為經濟運作分析、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利用“科技東莞”專項資金,支援大數據重點和優質項目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示範,組織實施並資助一批“機器換人”應用項目,建立市鎮聯動的示範企業和項目庫,將重點專項作為工業技改有效投入的重要內容。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通過機器人、自動化控制設備或流水線自動化進行智慧技術改造,改善勞動力結構,提高企業競爭能力,提高資源要素利用效率。

  “從製造業大市向製造業強市轉變,就是通過兩化融合發展來實現。”張元元説,兩化融合只有抓住了主線才能發揮功效。企業要從戰略出發,分析差異化競爭策略,識別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進而確定企業在資訊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

  搞企業要耐得住寂寞

  ■企業面對面

  東莞中鼎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劍華:

  作為民營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東莞中鼎檢測技術是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在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和亞洲太平洋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成員內互認。有今天的口碑和品牌,中鼎檢測也走過了很多曲折的路,還曾一度山窮水盡。

  許劍華是東莞中鼎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是國內最早從事工業與消費産品第三方檢測者之一。創業之前,許劍華在國企、中外合資企業、鄉鎮企業均工作過,當過技術員、技術經理、生産經理、銷售經理,乃至總經理。

  十年前,許劍華開始自主創業,前瞻性地看中了工業和消費品檢測。那時,隨著消費層次的提高,人們對工業和消費品品質要求也隨之提高,但外資檢測機構收費高企,國有檢測機構供不應求,均難以滿足一般企業的檢測需求。許劍華認為,民營第三方檢測在未來終將有它的空間。

  許劍華與好友開始策劃和籌建消費品有害物質檢測的實驗室。考慮到深圳創辦公司運營成本高,就將地點選擇在具有良好交通優勢的東莞長安後又遷至松山湖。

  敢於吃螃蟹的人必然要承受難以預測的風險。檢測是技術服務行業,沒有實體産品,客戶難以了解公司的技術力量。中鼎建立之初,因檢測資質認定需要很長時間,品牌的信任度尚未完全建立,業務難以開展。

  2008年中期以後,中鼎檢測在業務拓展方面困難重重,進度更不盡人意,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頗有些山窮水盡。那時,許劍華注意到,東莞正大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從低端的加工貿易型産業向相對高端的科技型産業轉變,許劍華決定靜下心來,趁機利用這段時間修養,一方面增加檢測設備投入,加緊申報更多的檢測資質;另一方面建立和打造團隊,調整銷售策略,塑造品牌。

  一年多的沉寂後,2009年,中鼎檢測實現了業績翻番。不久以後,中鼎檢測成為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實驗室,廣東省資質認定合格單位,出具的檢測報告在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和亞洲太平洋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成員內互認。

  有了經營團隊,有了檢測資質,中鼎檢測業務開始打開局面,遍佈國內多個省市以及中國香港、越南、美國、歐洲等地。期間,身邊的朋友不乏賺快錢熱錢之人,他認為自己很執著,企業的平穩運作或許也源於這份執著。

  同時,近年來,隨著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增多,行業內競爭激烈,檢測機構為爭搶業務,出現節省成本降低檢測品質的情況。一次,一個長期合作、年檢測額逾百萬元的大客戶,在承諾産品品質合格的情況下,要求中鼎越過檢測流程為他的産品趕出合格報告。當時負責該項檢測業務的員工不想失去客戶有些動搖。但許劍華堅決反對,他一邊耐心地向客戶解釋,另一邊安排檢測人員嚴格按照檢測流程操作,連夜加班加點為客戶檢測産品,確保産品合格方出示合格報告。

  許劍華態度堅決,認為品牌和檢測品質是一個企業的根基,絕不能為了業務而放棄根基。雖然態度堅決,但是也不乏誠意,最終這個客戶沒有流失,後來成為了永久合作夥伴。

  從最初的檢測推廣,到金融危機的蟄伏,再到目前地品牌和品質的篤定,許劍華總結了每個企業家都認同的道理。“那就是,耐得住寂寞,方可細水長留。”許劍華説。

  電動車産業發展迎利好

  ■新趨勢

  東莞作為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近幾年來正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根據此前的計劃,2015年底前推廣應用的新能源汽車2600輛。

  近日,電動車充電樁建設再次迎來利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整合各類公共資源為社會資本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創造條件,並簡化規劃建設審批、加大補貼力度支援社會資本進入。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應用逐步推進。截至去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2萬輛。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共生産76223輛,銷售72711輛,同比分別增長2.5倍和2.4倍。

  隨著新能源汽車走進千家萬戶,充電設施的相對缺乏問題更加凸顯。國家能源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建成充換電站780座,交直流充電樁3.1萬個。

  為加速推動電動車基礎設施建設,《意見》中明確提出了要拓寬多元融資渠道,有效整合各類公共資源為社會資本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創造條件。與此同時,《意見》給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簡化規劃建設審批;加大補貼力度,加快制定“十三五”期間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財政獎勵辦法;加大用地支援力度等。

  在建設目標方面,《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慧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建立較完善的標準規範和市場監管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

  東莞已有多家企業佈局電動車行業。日前,中汽宏遠汽車與江蘇九龍客車聯合開發、生産的一款純電動新能源汽車E6已經推向市場。去年,由易事特、東莞中山大學研究院、中汽宏遠汽車、邁科新能源等兩岸三地涵蓋新能源汽車整個産業鏈的30多家企業、科研院所聯合發起成立的廣東東莞新能源車産業技術聯盟在松山湖正式掛牌,東莞新能源汽車産業走向抱團發展新階段。

  ■資訊

  外貿班輪零等待通關

  近日,中海直航外貿班輪“蒙特維多”號首次抵靠新沙港。據悉,該外貿班輪航線為泰國-南沙-新沙-寧波,運載能力達到2500個標準集裝箱,單程運時只需5天。該航線的開通將架設起新沙港首條直通東盟國家的海上通道,同時也是新沙港第一條外貿班輪航線,有力地提升了其在華南地區的業務覆蓋範圍以及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

  當天上午,伴隨著渾厚的汽笛聲“蒙特維多”號抵達新沙港集裝箱分公司碼頭10#泊位。為保障該外貿班輪的順利首航,黃埔海關隸屬新沙海關聯合口岸部門共同推行“無縫隙、零等待”大通關服務理念,並個性化提供了提前申報、優先報關等便捷措施。在接到企業的申請後,第一時間派關員現場辦理了清關和貨物監卸手續,確保貨物在最短時間內通關放行。

  “新沙口岸部門的通力合作以及完善配套設施大大縮短了物流時間成本,相信以後這條新航線的運轉將會更加順暢。”在現場的中海船代報關經理韋永奎説。

  大數據

  電子資訊製造業

  1-8月運作穩中有緩

  2015年1-8月,我國電子資訊製造業整體運作穩中有緩,在各工業行業中保持較高的景氣程度。電子器件行業穩定增長,電腦行業保持低速增長,國內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逐漸加強,內銷佔比持續擴大。受全球經濟疲軟影響,我國電子資訊製造業出口交貨值持續走低,外資企業銷售産值增速下滑。

  規上增加值

  1-8月,規模以上電子資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低於去年同期0.5個百分點,但仍高於工業平均水準(6.3%)4.4個百分點。其中8月當月同比增長11.1%,高於工業平均水準(6.1%)5個百分點。

  1-8月,電子資訊製造業的銷售産值同比增長8.2%,高於1-7月0.2個百分點,低於去年同期1.5個百分點。

  受全球經濟形勢疲軟影響,我國電子資訊製造業出口交貨值持續走低,1-8月,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0.1%,低於1-7月0.4個百分點,低於去年同期4.4個百分點。

  企業利潤率

  增勢高位趨緩。2-7月,全行業實現利潤率分別為2.8%、3.7%、3.9%、4.2%、4.5%和4.4%,7月利潤率首次下降,改變了2-6月以來一路走高的態勢,增勢趨緩,但仍高於去年同期0.4個百分點。

  1-7月,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9228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利潤2600億元,同比增長17%。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7.2%,低於1-6月0.3個百分點,低於收入增速0.5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8.8元,與1-6月持平,低於去年同期0.5元。全行業企業虧損面24%,低於1-6月0.5個百分點,高於去年同期1.3個百分點。

  本版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王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