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工業大會:緊跟網際網路工業變革步伐
- 發佈時間:2015-10-17 07: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緊跟網際網路工業變革步伐
——寫在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工業大會閉幕之際
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聽慣潮起潮落。
10月15日至16日,來自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國內30多個省份的300余位各界精英和代表齊聚青島,在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工業大會上探討網際網路大潮之下的工業化轉型之路。圍繞業界普遍關注的重大命題,與會代表開展了深入的對話交流。變革、創新、轉型、合作……成為大會頻繁提及的關鍵詞。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網際網路時代,工業變革勢不可擋。從全球來看,全球産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紛紛制定以重振製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製造業又一次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聚焦點。從我國來看,製造業正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必須放眼全球,加緊戰略部署,搶佔新一輪競爭制高點。
儘管“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網際網路起點不同,範圍有別,但彼此各有所長,殊途同歸。來自3個國家的戰略規劃者和實踐者,分享了不同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下企業的網際網路工業發展之路。
“下一場工業革命是網際網路帶來的。”美國工業網際網路聯盟理事長、美國白宮工業顧問、通用電氣公司首席科學家約瑟夫·薩爾沃表示,在我們所處的時代,軟體已經改變了物理的世界。工業網際網路建立後將會形成巨大的價值,讓所有人變得更為高效,讓所有人的生活得到巨大改變。
西門子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表示,要致力於面向未來的創新。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變革給企業提供了許多智慧服務,使得製造業變得更加高效,並獲得了更好的品質,下一代的製造將會越來越數字化。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繼“中國製造2025”和“網際網路+”之後,今年9月底,我國正式發佈了《〈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明確了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等十大領域以及23個重點發展方向。
實施“中國製造2025”、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經濟日報社社長徐如俊指出,我國的特點是網際網路比較發達,製造業總體大而不強,與發達國家基本完成工業3.0相比,我國絕大多數製造企業在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領域仍然處在2.0向3.0過渡、甚至處在2.0以下的階段。因此,我國的網際網路工業轉型實踐,尤其要注重運用開源、開放、共創、共用的網際網路思維,利用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核心技術,改造提升製造業的産品品質、技術水準和商業模式。
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我國各地區、各企業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緊進行網際網路工業轉型的探索與實踐。“青島工業發展成果比較搶眼,跟這幾年來積極發展網際網路工業密切相關。”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介紹,青島是我國最早啟動工業化的城市之一,在網際網路時代又率先制定了網際網路工業發展行動方案,催生了像海爾智慧網際網路工廠等一批先進典型。網際網路工業已經成為青島産業轉型升級的新途徑和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盧秉恒認為,製造業的明天是實現一半以上的製造是個性化定制的,一半以上的價值是由創新設計來體現的,一半以上的業務是由眾包來完成的,一半以上的創新是由創客或極客攻克的。對於中國企業來説,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選擇好切入點。
在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工業大會10月16日舉行的案例分享環節中,西門子、羅克韋爾、海爾、華為、聯想、紅領、寶佳等9家“網際網路+工業”領域的知名企業,分享了各自在互聯工廠、大數據應用、個性化定制、工業機器人等方面的典型案例與創新方案。“工業4.0不僅是未來的藍圖,通過這些具體案例,可以發現其在青島工業領域已經具象化了,這些企業清晰地描述了工業4.0的實施路徑。”北京大學教授胡泳説,“工業4.0其實並不遙遠,就在我們的身邊”。
在發展網際網路工業的過程中,企業是主體。那麼政府又該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與會嘉賓認為,一些關鍵性、基礎性的平臺,僅靠市場行為難以搭建,尤其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説,亟需政府搭建平臺,營造良好的生態系統,為網際網路工業的發展提供規劃、引領和支撐。
“網際網路不僅是基礎設施,而且是創新平臺,是創新要素庫,是新業態的搖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表示,中國在制定和推動“網際網路+”等戰略時,學習借鑒了德國工業4.0的概念,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中國國情。在推動“網際網路+”以及“中國製造2025”時,同樣應主動與國外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
“網際網路時代工業變革之路雖任重而道遠,但前景光明而遠大。”經過兩天的討論,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工業大會在參會各方達成的6項共識中落下帷幕——深化務實合作,融合創新發展;建立創新聯盟,發揮智庫作用;轉變發展視角,強化全民體驗;創新業態模式,帶動産業升級;構建開放生態,實現共創共贏;加強體系建設,完善制度標準。未來,各方將定期會聚青島,共商發展大計,共用變革機遇,共創美好未來。(經濟日報記者 秦海波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