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價真正市場化需體制改革先行
- 發佈時間:2015-10-16 20:07: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15日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明確擇機放開成品油價格。
與天然氣和電力定價相比,我國成品油定價市場化步伐遠遠走在了前列。2008年年底我國啟動成品油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成品油定價進一步加強與國際油價聯動,保障煉油企業合理利潤和健康發展,確保國內油品供應穩定。煉油企業從中獲益,逐漸走出了煉油板塊政策性虧損的窘境。但隨著國際油價步入高油價階段,這一定價機制暴露出“間隔週期過長”和“定價不透明”等問題。
對此,2013年3月,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場化、國際化進一步提高。調價週期從原來的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調價門檻從原來油價波動幅度的4%降到每噸50元。新機制運作之下,成品油調價頻率明顯加快,透明度大幅提高。
2013年進一步完善後的定價機制在運作過程中收穫了各方好評。但從長遠看,成品油依然處於政府定價範疇,仍不是完全的市場化。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説,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實際上並不在意價格是怎麼算出來的,更關心的是定價放開後價格會不會上漲。從當前國際市場環境看,全球原油供應仍在增加,而需求端起色改善並不明顯。在此背景下,低油價的狀態有望延續。這為國內煉油企業減負,也為成品油定價進一步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成品油價格完全市場化是未來的改革方向,但我國石油系統本身仍存在一些天花板,令不少市場人士存有後顧之憂。
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石油汽柴煤油合計産量為4647.5萬噸;中石化汽柴煤油合計産量為7475萬噸。而今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總産量為14861萬噸。這意味著,這兩家合計佔全國成品油總産量的81.6%。
林伯強説,現有的定價機制以國際油價來決定,而未來成品油價格放開,意味著國內油價將以國內供需形勢和企業來決定。基於當前兩大石油公司佔據絕對壟斷地位的事實,真正的成品油定價市場化必須通過體制改革來保證。
從改革的時間表來看,按照此次提出的目標,到2017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政府定價範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路型自然壟斷環節。到2020年,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完善,科學、規範、透明的價格監管制度和反壟斷執法體系基本建立,價格調控機制基本健全。
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表示,按照國家的改革時間表,我國成品油定價完全市場化需要一系列配套工作儘快落實。比如,上游油氣開發及進出口方面,進一步向民企開放。同時,要建立健全國內油品期貨、現貨交易市場建設,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避險工具。另外,呼籲加快油氣管網、接收站等流通領域基礎設施的公開開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給更多市場主體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