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強颱風考驗農業保險

  • 發佈時間:2015-10-16 07:31:2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白鋒哲付偉郭少雅

  10月4日,今年第22號強颱風“彩虹”正面襲擊廣東省湛江,強度打破1949年以來10月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記錄。湛江農業遭受重創,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479萬畝,成災275萬畝,絕收38萬畝,直接經濟損失34.8億元;漁業損失23.69億元,養殖業損失産量10.52萬噸。

  “幾十年了,颱風幾乎年年見,但給農業造成這麼大損失的還沒有過。”湛江市農業局副局長龍錦賢對記者説。十余天來,該市農業系統一直在加班加點開展救災復産,沒有一個休息日。

  與往年不一樣的是,很多受災農民第一時間將電話打到了保險公司,因為他們購買了農業保險。據中國人保廣東分公司統計,截至10月12日,中國人保廣東分公司災害過後共收到農險報案3488宗,涉及農房報損3.88萬間,水稻報損158.4萬畝,蔬菜報損1萬畝,甘蔗報損38.6萬畝,香蕉報損2092畝,橡膠報損1425.4萬株。

  大災之後,農業保險是否為先天脆弱的農業生産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颱風過後理賠快,4天就能到賬

  湛江市坡頭區坡頭鎮上領村,香蕉種植大戶麥玉金的100畝香蕉被強風齊刷刷斬斷:“連損失都不用算,絕收。”然而他卻很幸運,一個月前,他剛剛以每畝600元的保費加入了湛江市香蕉種植試點保險,10月4日颱風掠過,4天后18萬元的賠款就已經到位。

  廣東省自2007年以來積極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2014年實施了能繁母豬、水稻種植、馬鈴薯、玉米、花生、甘蔗、奶牛7個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2015年起增加香蕉、肉雞等6個險種試點。其中水稻種植保險覆蓋率達87%,保費是每畝20元,由中央財政和省財政補貼65%,農戶每畝只花4元,就能得到每畝最高400元的賠付。

  儘管給自己的香蕉園買一份保險是麥玉金多年的願望,實際上香蕉保險今年才開始在湛江市推出2092畝的試點,湛江市農業局綜合科科長劉顯海介紹説:“每畝600元的保費由蕉農繳納300元,省市縣政府財政補助300元,最高可賠付3000元。颱風過去後,人保財險開通大災理賠綠色通道,快速進行查勘、定損、賠付結案,16戶投保人8號就已全部拿到共376萬元的賠付。”

  坡頭區甘蔗種植大戶鐘文今年投保了500畝甘蔗,也在10月12日獲得賠付,拿到了復産的救急錢。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總經理魏安源告訴記者:“甘蔗不像香蕉那麼直觀,定損難度大,理賠慢點。但總公司已撥付到賬2000萬元預賠款,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爭取在10月底全部賠完兌現。”

  據了解,人保財險還承保了湛江市的170萬餘畝水稻,以及墾區農場的所有甘蔗和橡膠,目前甘蔗和橡膠已經拿到了5537萬元的預付款,有效緩解了受災企業恢復生産的資金壓力。

  處於“風口浪尖”的漁業卻無險可保

  聽説甘蔗、水稻種植戶可以得到賠付,湛江市限口村漁民梁亞友羨慕不已。颱風之後,梁亞友的八口蝦塘毀了五口,災後斷水斷電,蝦塘缺氧,剩下的三口塘也快撐不住了。“養蝦五年,年年投入,今年長勢最好,就指望著靠這一季蝦收回成本,現在訂單泡湯,身上的債務更重了。”

  梁亞友也希望能給他的蝦塘買上一份保險,但因為水産養殖風險太大,“沒有保險公司願意為水産養殖承保”。梁亞友聯繫了銀行,希望用剩餘的三口蝦塘作抵押來貸款修復受損的蝦塘,“銀行覺得剩餘的三口蝦塘的收益不能保證,不同意放貸。”

  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楊偉憂慮地説:“如果沒有辦法籌措資金恢復生産,‘彩虹’過後湛江有大批養殖戶面臨破産。”

  廣東省現已開展了13項政策性農業保險,然而,早在2006年,身為水産業高級工程師的楊偉就注意到,農業保險的探索沒有漁業的份,“颱風從海上來,作為水産大省,處於‘風口浪尖’的海洋漁業不保不合理。”

  農民仍覺不解渴,期待財政多支援

  農業保險難由來已久。長期從事農業保險工作的魏安源認為,一是農業風險高;二是農業生産組織化程度低,保險公司面對千家萬戶,查勘定損難開展;三是農業的特殊性太強,不同農作物、不同生長時期定損理賠都不相同,這需要承保公司具有豐富的承辦經驗和專業的人才隊伍。

  為推動政策性涉農保險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廣東省建立健全了基層協保體系,要求鄉鎮政府要依託基層涉農機構建立協保站點,協助辦理宣傳、承保、理賠等業務,行政村可建立保險服務點,聘請農險協保員,省財政對建立基層協保體系的縣市區給予一次性補貼,承保機構按照保費收入的3%-5%標準列支協保費用。正是因為建立起了基層協保員隊伍,促進了農業保險在全省的較快發展。

  然而,同全國一樣,保障水準低、範圍小、險種少是廣東省農業保險面臨的主要問題,即便是投保的農民仍然感到不解渴。

  保障程度低,不能覆蓋物化成本。當前廣東省各險種的保險金額大多只能覆蓋實際物化成本的30%-60%。如水稻種植的物化成本為800元/畝,而廣東確定的保險金額為400元/畝;甘蔗的物化成本達到1500元/畝,而廣東保險金額為650元/畝,不及物化成本的一半。

  險種不夠豐富,特色産業尚未納入。水産養殖、家禽、水果(香蕉)是廣東省種養規模巨大的地方特色農業,由於不是國家重點品種,國家保費補貼政策一時難以覆蓋;另外這些品種風險極高,農民、養殖戶、企業對這些項目保險需求強烈,而面對賠付的高風險,保險公司望而卻步。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曾在中山市進行過漁業保險的小範圍試點,魏安源對記者説:“賠付率高達147%,風險之大任何一家單獨的保險公司都很難承擔。”

  首都經貿大學長期跟蹤研究農業保險的教授庹國柱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最重要是解決誰來出錢的問題,“應提高中央、省級財政對主要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減少市縣配套負擔,按照‘保成本、廣覆蓋’的思路,積極推動農業保險發展,從而逐步加大農業保險等‘綠箱’政策的支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