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最大加法:網際網路+工業
- 發佈時間:2015-10-16 06:17:01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工業改變世界,誰在改變工業?
10月15日舉行的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工業大會甫一開場,主辦方就向來自全球的數百位嘉賓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作為國內首次聚焦“網際網路+工業”這一重大命題的國際高端峰會,美國“工業網際網路”、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發起者、實踐者齊聚一堂,共話“網際網路時代工業變革之路”。
時代的車輪滾滾不停,工業發展的輪子也從未停步。我們正身處一個深刻變革的時代,面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加快變革,搶佔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正如西門子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所説,當前工業再次成為重要的引擎,美國、德國、日本、中國等實際上面臨著相同的挑戰和問題。
“舊力漸弱,新力將生”,這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對當前我國增長動力的判斷。他認為,我國製造業正身受發達國家高端回流重振和發展中國家低成本進入的“雙重擠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加快發展新興産業必須同時發力,不能偏廢失衡。實施“中國製造2025”,開展“網際網路+”行動是重要途徑之一。我國2020年要基本實現工業化,“網際網路+製造業”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李毅中特別指出,實現改造優化升級的行業企業,是“網際網路+”的行動主體,實體經濟企業、網際網路企業、電信企業跨界融合、協同互動、改革創新,而不是互相顛覆。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産業網際網路對於正處在企業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國來説,是難得的跨越發展機會。在産業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的價值體現重點與戰略思維都需要重新審視。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認為,網際網路帶來了三大顛覆:商業模式從分工式到分佈式、製造模式從大規模製造到大規模定制、消費模式從産品經濟到體驗經濟。而如何用網際網路改造工業,並沒有現成模式可供借鑒,我們要從思考“是什麼”轉向“為什麼”,永遠挑戰自我,挑戰現狀。張瑞敏向企業發出呼籲——“走下跑步機,融入網際網路”。
今年以來,國務院先後發佈實施“中國製造2025”和“網際網路+”行動指導意見。我國的工業轉型升級之路到底應該怎麼走?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製造業基礎不同,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路徑和模式也必然有所不同,必須因地制宜,因企業制宜。
經濟日報社社長徐如俊認為,美國製造業高度發達,是網際網路第一強國,其工業網際網路更側重網路和資訊服務,核心是構建工業資訊高速公路,保持其製造業的領先地位。德國是製造業強國,裝備製造技術世界領先,德國工業4.0更關注裝備和技術升級,突出智慧工廠和智慧生産這兩大主題。我國的特點則是網際網路比較發達,製造業總體大而不強。“我國製造業必須走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範的並聯式發展道路。各地區各企業應合理定位,尊重科學規律,不能一蹴而就。”徐如俊説。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認為,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比較大的內需市場、比較好的人力資源,這是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中國製造2025”需要全社會的協同,“用網際網路來變革我們的産業,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國別主任兼南南政策合作處處長庫努森表示,在高科技生産製造領域,中國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了3倍量級的發展,其中作為經濟發展重要推動力的資訊産業也取得了快速發展。中國的成功,讓其他新興經濟體認識到了科技創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中國製造2025”和“網際網路+”等戰略正在形成創新的推動力,這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是相一致的。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