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內開餐廳禁油煙 商家紛紛玩"文字遊戲"
- 發佈時間:2015-10-15 09:19:00 來源:今日早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住宅樓內開餐廳禁油煙 只賣麵食不能賣“飯”
一字之差的背後有怎樣的隱情?
監管部門:住宅樓內開餐廳禁油煙,只能售賣麵條、餛飩等無油煙食品
杭州西鬥門路上的餐館這兩個月都紛紛玩起文字遊戲——
“黃燜雞米飯”變身“黃燜雞米麵”
一字之差的背後有怎樣的隱情?
監管部門:住宅樓內開餐廳禁油煙,只能售賣麵條、餛飩等無油煙食品
説起杭州的美食街,“吃貨”們腦子裏立馬會蹦出勝利河、百井坊、河東路等地名。不過杭州城西近來有一條特別的“麵食一條街”,各位可不一定知道。
“麵食一條街”位於西湖區西鬥門路,附近有益樂新村北區、蓮花港家園等小區,還有天堂軟體園等寫字樓,西鬥門路西段400米左右的道路兩側共有50多家餐飲店,附近的居民和白領是這些餐廳的主力消費群體。
那麼,所謂的“特別”之處在哪兒呢?看看這裡店家的招牌吧——“黃燜雞米麵”、“杭邦面”,與你平日裏見過的招牌比是不是感覺哪怪怪的?門面上“石鍋拌飯”的飯字,也被商家拿膠布粘上;沙縣小吃裏的商務套餐一欄,被店家用白紙蓋了起來。
記者昨天觀察到,整條西鬥門路上見不到任何跟飯有關的店面,放眼望去,所有的餐飲店清一色地販賣麵條、米線、水餃等食品。不少店面已經拉下卷閘門歇業,有的在門上貼了轉讓告示。
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西鬥門路餐館:清一色地只賣麵食
“其實就在兩個月前,這裡所有的店面都還是能賣飯的,不過8月28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來通知,所有店面都不能售賣跟飯類相關的食品,所以我們才把功能表上的商務套餐等和飯有關的菜品用白紙蓋了起來。”沙縣小吃的老闆娘説。
何先生經營的餐館也在西鬥門路上,離沙縣小吃並不遠。説起不能賣飯,何先生臉上寫滿了無奈。
“以往我們店裏每天算上外賣的話,600個人頭閉著眼睛都能做到,現在不能賣飯之後,來吃的人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很多時候一天算上外賣連100人都達不到。”何先生指著邊上的幾家店説,“這幾家店因為不能賣飯,已經經營不下去關門了,我的店因為開了四五年,所以還有些資本可以撐一撐,但是每個月虧兩三萬,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如店家所説的,原本最熱鬧的午餐時間段,昨天整條西鬥門路上的餐飲店卻門口羅雀。
“附近的白領天南地北哪兒來的都有,以前不同口味的菜館都會有不少熟客光顧,現在清一色地改成麵食,花樣少了,口味雷同了,前來光顧的人就少了很多。”店家們反映説,自從不允許賣飯後,生意慘澹了不説,想轉讓店舖都難,很多人一打聽只能賣些麵食,再一看現在這冷清的場面,都打消了盤下店面的念頭。
俞小姐在西鬥門路附近的寫字樓上班,以前每到飯點,她便會和同事晃到西鬥門路上找家餐館填飽肚子,但是自從餐館被清一色改成只賣麵食後,俞小姐和同事們前來光顧的次數明顯就減少了,更多時候都會選擇點外賣。
那麼,為什麼西鬥門路上的店家都不被允許賣飯了呢?
何先生告訴記者,之前由於道路兩旁的店舖大部分都是經營小炒之類的,油煙污染問題比較明顯,有周邊住戶多次進行投訴,所以相關部門就對整條街上的餐飲店進行了整改。
監管部門:售賣小炒屬於超範圍經營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正好碰到了西湖區古蕩市場監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到各家店裏檢查,一位周姓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了“麵食一條街”的來龍去脈。
“西鬥門路道路兩側的房子大都是住宅用房,住宅用房一樓的店面都是不允許做中式快餐的,因為這些店面獲取的營業執照上規定了它們的經營範圍為濕式點心,包括麵條、餛飩、豆漿、粥等,並且有規定限使用清潔能源且無油煙産生,因此之前店家售賣小炒等行為屬於超出了經營範圍,我們現在每天中午和傍晚都會有工作人員來例行檢查,看看是否有店家還存在超範圍經營的情況。”
周先生表示,今年8月24日起,古蕩街道、西湖區市場監管局、西湖區城管執法局和西湖區環保分局聯合對西鬥門區域餐飲油煙及違法經營行為開展集中整治。經過工作人員排查發現,西鬥門路沿街的51家餐飲經營單位,有11家無證無照經營,26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超範圍經營情況。
在整治中,有關部門對11家無證無照餐飲和5家超範圍經營油煙排放較為嚴重的餐飲單位採取了關停措施,並督促其餘21家雖有超範圍經營但有整改意願的餐飲單位完成整改。
“我們的工作人員和這些店家進行了溝通,除了一家店屢次不整改,目前正在走流程要進行處罰外,其餘的店面都及時進行了整改。”周先生説。
環保規定:居民住宅樓內開餐廳禁油煙
在西湖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又向記者進一步解釋了西鬥門路上的餐飲店為何不能售賣飯類。
“店家售賣快餐、小炒等需要來環保部門開具排污許可證,我們目前是按照《杭州市服務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來決定能否給店家開具這份排污許可證的。”工作人員口中的《杭州市服務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是從200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在管理辦法的第六條有如下規定,“禁止在下列區域和場所新設産生油煙、惡臭、噪聲污染、振動污染的服務項目:(一)居民住宅樓;(二)未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樓;(三)與居住樓相鄰接的樓層。
按照這一條規定中所描述的,西鬥門路上的店面是開在居民住宅樓的,那麼這些店面是肯定無法獲得排污許可證的,而獲得環保審批許可,又是進行其他審批的前置條件。
那麼,西鬥門路上這些店家的營業執照是如何審批下來的呢?這就跟營業執照上的經營範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了。
今年4月開始實施的《浙江省餐飲油煙管理暫行辦法》中,對部分類型的餐飲店做出免環保審批規定。
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一共有三批店面是免環保審批的,涉及面很廣,比如自行車非機動車修理業務店面、停車泊位改造等。
這些免環保審批項目中,也有和餐飲有關的,比如第二批規定了“使用清潔能源的真空食品加熱銷售”與“使用清潔能源的且無油煙産生的麵食店(包括包子店、餛飩店、麵條店)、粥店、冷熱飲店”,第三批規定了“不含灶頭的壽司、披薩”。
記者在幾家西鬥門路上經營的店面裏,看到的營業執照上規定的經營範圍為濕式點心,包括麵條、餛飩、豆漿、粥等,後面括弧內還標注了“限使用清潔能源且無油煙産生“的字樣,按照《浙江省餐飲油煙管理暫行辦法》,這類經營範圍的店家可以免去環保審批,因此能拿到營業執照。
困境:店家質疑為何不能做蒸菜
經營範圍劃分能否更細緻
在採訪過程中,有店家提出:自己可以直接把配好的簡餐運送到店裏,整個製作過程不在門店進行,可不可以操作?
針對從外面把簡餐配好送到店裏售賣的做法,古蕩市場監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周先生表示,這個並不可行。
“我們要把控的是食品從製作到售賣整個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你在其他地方製作簡餐的時候,我們並不能及時掌握食品安全的情況。”周先生説,“再者,將簡餐運送到店裏的過程中,食物會不會發生變質,運輸途中會不會受到污染等情況,都是不可控的,因此這個建議不太具有可操作性。”
還有店家表示,自己店裏的廚房不使用燃氣,為什麼不能做些煲仔飯之類的不需要炒的食品,而且有些店裏配備了油煙凈化設施,並表示隨時願意接受相關部門的檢查,若檢查結果的確不存在明顯的油煙污染的情況,是否可以網開一面?
何先生就是持以上觀點的店家之一,直性子的他直接把記者領進了店裏的廚房。“你看,我廚房裏連煤氣都不用,全是用電進行烹煮的,只有水蒸氣。我不炒菜,只做蒸菜或者煲仔飯,不會産生油煙,這和煮麵沒什麼不同,為什麼就不行呢?”何先生説。
“我們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些店家在油煙凈化方面做得的確不錯,相關凈化設施的凈化率能達到85%左右,但我們作為職能部門,只能根據規定讓店家按照允許的經營範圍進行營業,蒸菜、煲仔飯等不在經營範圍內,我們沒有權利讓店家售賣經營範圍外的食品。”針對何先生的説法,周先生解釋説。
西湖環保分局的工作人員坦言,目前在審批的過程中,經營範圍的劃分確實還不是特別細緻。□本報記者 華煒 文/攝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