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業4.0”需要合作

  • 發佈時間:2015-10-15 05:45:2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正如德國“工業4.0”和“智慧服務”概念所描述的,未來屬於創新,屬於以個體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價值創造模式。“工業4.0”發展的界限,並不是國別之間的界限,而是跨國巨頭公司和中小企業之間的界限。

  從長遠來看,僅僅生産優質産品和機械裝備是遠遠不夠的。今天發展工業的準則是:數字化一切可數字化之物,並由此開闢新的價值創造模式。為此,我們用“工業4.0”的概念來描繪這一願景。“工業4.0”的核心是工業流程的實時聯網,使人們可以批量生産的産品價格購買到私人定制産品。這在各行各業都有實現的可能。目前體育用品製造商阿迪達斯只能批量生産跑鞋,但未來則是顧客在店裏量好尺寸,“快速工廠”收到數據後當場生産出一雙合腳的跑鞋。跑鞋內置的感測器還能採集跑步數據並反饋,以供改進生産。

  “智慧服務”是指以用戶個人習慣和喜好為導向的經濟模式。例如,年輕人不再非要買車了,而是使用“分享式租車”服務,或參照手機軟體提供的最佳公交方式出行。工業領域的未來也屬於這種打包式服務,用於生産的機械可以作為一種“服務”按需求提供,並按實際使用時間付費。

  德國“競爭前”合作戰略

  在德國,像“快速工廠”這樣的“燈塔式”項目是在工業界和科學界的通力合作下建立的,並得到聯邦政府“自動化”科研項目的支援,其目標是促成大企業、中小企業和科學界實現“競爭前”合作。

  德國的優勢在於一流的産品、機械製造以及商務IT,但在面向私人客戶的娛樂電子産品、資訊技術産品和網路經濟領域則存在不足。“工業4.0”和“智慧服務”提供了強化這些領域的機遇,也使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向傳統經濟領域延伸。

  為了不掉隊,德國企業必須堅決實行數字化。“鴕鳥戰術”不是辦法。“工業4.0”和“智慧服務”在德國和全世界都需要在數字化生態系統中尋求新的合作。我們歡迎“競爭前”合作。

  中德均具備先決條件

  在中國,人們也十分清楚這種思維轉換的重要性。在歷經多年快速增長後,資源密集型生産已經接近極限。通過網際網路和用戶導向型服務,中國經濟可以從追求數量轉變為追求品質、節約資源的經濟增長模式。因資源消耗量低,數字化經濟可謂正合時宜。目前,中國已提出了“網際網路+”的概念。這一戰略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以及物聯網等結合在一起,從而促進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無論是“工業4.0”還是“網際網路+”,其本質都是智慧工廠、機械聯網和個性化打包式生産服務,基礎是企業和用戶數據,並通過專業化分析程式實時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

  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

  從中長期來看,製造業、服務業以及IT和網際網路行業的界限將慢慢消失。中德兩國的製造業企業都面臨著新的競爭者。網際網路巨頭正在自己生産汽車,提供恒溫器和智慧家居技術,並邁入機器人領域。因此,製造商和服務供應商也在向“智慧服務”領域邁進。德國汽車製造商收購諾基亞子公司旗下提供電子地圖服務的子公司HERE,就是一個現實例子。博世、西門子等企業早已意識到這一問題,並大舉投資産品數字化。而那些故步自封的細分市場領軍企業,則有落入第二梯隊的風險。

  利益相同且各有所長

  “工業4.0”和“網際網路+”的進一步發展和具體實踐,給中德兩國提供了密切合作的機會。在2015年德國漢諾威通信和資訊技術博覽會(CeBIT)上,中國600家企業參展的規模,無人能望其項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展會開幕式上指出,中德兩國企業在數字經濟領域各有所長,這正好為合作提供了機會。2014年,兩國就數字化領域開展的緊密合作首次達成一致。今年7月,中德簽署了關於“智慧製造”合作的備忘錄。

  可以説,中國是德國在“工業4.0”發展道路上強有力的創新合作夥伴。在“工業4.0”專利申報領域,中國已經在世界位居前列。華為、中興、阿里巴巴等中國IT和網際網路企業在世界上亦舉足輕重。不過,需要明確的一點是,企業和創業者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工業4.0”只能在開放的市場和數字生態系統中成長。沒有開放的全球標準,“工業4.0”和“網際網路+”只會是個國別項目。

  中小企業是成功關鍵

  目前,一種趨勢已經顯現:今後的市場競爭,不再是個體企業及其自身産品和自有系統之間的競爭,而是整個中小企業構成的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但迄今為止,尚有許多中小企業沒有意識到這一挑戰。“工業4.0”的界限不存在於國家與國家、大洲與大洲之間,而是存在於跨國巨頭公司和中小企業之間。只有中小企業不再畏縮,“工業4.0”才能獲得成功。中小企業不僅在德國,在中國也是經濟的支柱。因此,目前最為重要的是搭建基於開放化數字平臺的生態系統。只有這樣,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才有良好的銜接可能。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德國和中國創造了世界一流的工業企業。高品質的專業人才和有效的科學研究使兩國有能力生産高精尖産品。讓我們在良好基礎上共同努力,向“工業4.0”和“智慧服務”的世界進發。

  (王志遠編譯)

工業4.0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藍英裝備 10.95 10.05%
2 必創科技 62.79 10.00%
3 昊志機電 14.74 10.00%
4 華自科技 16.19 9.99%
5 傑克股份 57.03 9.84%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昌達 10.89 -6.76%
2 先導智慧 74.10 -3.29%
3 光環新網 18.24 -2.72%
4 盾安環境 7.21 -2.44%
5 三壘股份 13.83 -2.3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