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精準扶貧的海南樣本

  • 發佈時間:2015-10-13 08:32:13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接A01版

  變化發生在2013年。村民們驚訝地發現,以往總是“柴米油鹽雞鴨牛羊”的幫扶物資,在這一年變成了一張張詳細的規劃圖紙,從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改建到養殖設施建設,原本分散的資源被集中起來搞發展,效果立竿見影。

  政策變,變在規劃先行,集中投入危房改造、防震綜合樓、慢行道、紅色文化公園等一批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讓塔昌村實現了大變樣。“扶貧,不僅僅是讓村民的收入增加,水、電、路、房到科、教、文、衛等等基礎設施統統要跟上,通過扶貧綜合開發,才能實現真正脫貧。”省扶貧辦主任吳井光説,5年來,由省扶貧辦牽頭整合資源,修建鄉村道路(村組、生産路)968公里、解決50多萬人出行難,同時新建飲水工程、水利工程266宗、解決15萬多人飲水難和6萬畝農田灌溉難問題。

  整村推進不僅避免了過去撒“胡椒面”式的扶貧,集中力量辦大事,同時也為其他地區的扶貧工作提供了模板。據了解,在由省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定點扶貧的600個貧困村,用整村推進的方式取得了顯著成效,每個村子至少300萬元的集中投入,實現了村莊的多方面發展,同時也因地制宜地為當地規劃出了一個個特色産業,用短期投入,實現長遠發展。

  産業推動,準確規劃脫貧路子

  就在塔昌村逐步吃上旅遊飯時,同樣的變化也正發生在我省的各個角落:白沙的羅帥村、儋州的力乍村、瓊中的什寒村等等,旅遊産業成了許多村子脫貧的路子。

  如今,説起瓊中“奔格內”鄉村旅遊,遊覽過的遊客大都會豎起大拇指。事實上,包括什寒村在內的多條精品鄉村遊線路,都是在扶貧開發的基礎上建起來的。從2011年開始,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投入至少8000萬元,圍繞紅色文化、黎苗風情體驗、農業休閒觀光、度假養生等主題的鄉村旅遊景區,幫助1605人實現脫貧,佔到全縣脫貧人數的30%。

  旅遊産業扶貧的成功,還只是我省推動産業扶貧方面的一個部分。結合各地區實際,因地制宜推進特色産業扶貧,已逐漸成為幫助貧困群眾致富的主要方式之一。

  “根據各市縣不同情況來佈局適合當地的特色産業,如在山區實現重點開發熱帶經濟作物、水果為主的種植業,丘陵地區則開展養殖業等等。”吳井光認為,幫扶對象要精準,幫扶措施也要精準,一條為貧困地區“量身定制”的發展路子,不僅能助其脫貧,還能夯實當地産業基礎,形成可持續發展,防止返貧。

  據悉,在定安縣龍門鎮石坡村、屯昌縣新興鎮興詩村,當地農戶在扶貧幫扶的基礎上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特色養殖,不僅實現了脫貧,還逐步形成了“合作社+”體系,在先富起來後主動帶動其他村民脫貧。

  在興詩村頗有名氣的山嶺兔養殖基地僅佔地660平方米,卻帶動了30余名村民開展養殖,在村黨支部書記劉書監看來,與其説是合作社,這裡更像是個學校。“不少周邊的村民前來取經,我們培養出來的養殖專業戶,都把‘窮帽子’甩掉了。”劉書監口中的培訓,實則契合了我省在扶貧開發過程中探索出的另一種模式。

  培訓示範,準確賦予致富本領

  上月中旬,儋州市木棠鎮的鐵匠村,迎來了一群特殊的“遊客”。他們來自五指山、保亭、白沙等市縣,參加由省扶貧辦組織的農村剩餘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聽一聽鐵匠村的故事,是他們的其中一課。

  “早在百年前,鐵匠村人背井離鄉,學得一手打鐵技藝後回鄉傳授,賦予了鐵匠村第一次巨變。”解説員的聲音傳進每一個學員的耳中,當打鐵技藝被逐漸淘汰,鐵匠村在2003年再次求變,轉做黃花梨加工,全村上億元的産值由此而來。

  “讓他們聽聽這個故事,一是要讓他們了解‘一技之長’的重要性,同時也賦予他們回鄉傳經送寶的責任。”省扶貧辦開髮指導處調研員張偉海説。

  既要扶貧,更要扶智,省扶貧辦在傳統的扶貧路子上不斷拓寬著思維,在各市縣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春蕾工程等培訓外,還與省經濟技術學校、省商業學校合作開展雨露計劃,開設職業中專班及短期引導性培訓,幫助貧困地區學子就業。

  “培訓貧困群眾,也要培訓致富能人。”張偉海笑道,今年省委組織部還與扶貧辦合作,開設“能人幫困脫貧”培訓班,培養600名“致富能人”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5年時間不長,已足夠探索出一套切合我省實際的扶貧開發路子。“再給5年時間,到‘十三五’收官之年,全省5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掉‘窮帽子’,300個貧困村和46萬人實現脫貧,可能嗎?我們有信心。”吳井光説。

  (本報海口10月12日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