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黃曉明和屠呦呦一鍋論,腦洞有多大?

  • 發佈時間:2015-10-13 02:31:0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學生評論大賽

  黃曉明結婚更像是一場商業化運作,追求的就是曝光率,而科研工作者往往為了工作而放棄曝光,將兩人對比,只想説“我葉良辰不服”!

  近日,有篇文章傳播很廣:《黃曉明PK屠呦呦:一生的努力不敵一場秀》,講媒體關於黃曉明和屠呦呦的報道。

  該文章簡單對比兩件事情的關注度,然後連設四問:“讓我不禁以為難道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不是屠,而是黃嗎?”“讓我不禁以為難道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是靠演藝圈推動的嗎?”“這真的不會讓年輕人以為讀書並沒有什麼卵用嗎?”“讓我不禁以為難道中國夢要落到‘戲子’身上嗎?”

  作者得出結論——“這樣的價值觀怎麼能有競爭力?!”作者的邏輯意在説明國人過度關注黃曉明而冷落屠呦呦,其中折射出國人對科學缺少尊重,國人應當反思等等。

  一篇文章引來無數“婊子無情,戲子無義”之類的罵聲。從作者對兩人的比較可以看出,將黃曉明結婚、甚至資助527位兒童的舉動貶低為“一場秀”,似乎在寫評論之前就已經奠定基調,無異於戴著一副有色眼鏡。

  但你看到的並不一定是事實。的確,黃曉明結婚佔據網路頭條,網友都在談論,這是因為大多數的網友都很年輕,年輕人自然喜歡討論年輕的話題。相反,身邊很多四十多歲的師長級人物談論屠呦呦者顯然比黃曉明要多得多,至於後者,他們可能僅僅知道是一個明星,很帥。

  事實上,屠呦呦的關注度並不低。媒體的採訪鋪天蓋地,來祝賀的同事、朋友在自家門口的電梯外“排起了20多米的長隊”。有個細節值得注意,已經85歲高齡的屠呦呦希望不要宣傳,屠呦呦的先生也表示,屠呦呦太累了。認為一個科研工作者應該被媒體關注,很有可能是旁人的一廂情願。

  另外一個原因,國人對屠呦呦所研究的領域不了解,不可能高談闊論,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於屠老的尊重,也並不妨礙人們對於科學的尊重。但明星結婚這事則不同,這是多好的話題?背後還可以引申出各個家庭成員的終身大事,全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談資。

  再者,從性質上論,黃曉明結婚更像是一場商業化運作,追求的就是曝光率,而科研工作者往往為了工作放棄曝光,由此對比兩件性質不同的事件並得出中國必輸的結論,我只能説——“我葉良辰不服”!

  □韓中鋒(山東財經大學學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