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解新技術為秸稈找到出路
- 發佈時間:2015-10-13 01:30:41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境保護部公佈了今年10月1日至6日,全國秸稈焚燒衛星遙感巡查監測情況。數據統計表明,在全國範圍內,火點主要分佈在河南、山東、遼寧等9省(區)。
秸稈焚燒是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要解決焚燒問題,關鍵是為秸稈利用找到出路。在日前中國科協、江蘇省科技翻譯工作者協會等主辦的“中國科技論壇——資源環境與綠色化發展産學研政論壇”上,東南大學教授、教育部能源熱轉換及其過程測控重點實驗室主任肖睿説,以生物質快速熱解新技術來製造液體燃料和化學品,生物油産率最高可達75%;生物油體積不到生物質的1/5,節省85%以上運輸成本等,有望突破當前秸稈焚燒和利用的困境。
我國每年秸稈資源總量約6.8億噸,可獲得量約5億噸。據農業部《農業生物質能發展規劃》,預計到今年,我國農作物秸稈産量將達9億噸。
化石能源是有限的,生物質資源可再生再利用。肖睿説,在當前低油價的背景下,利用生物質含氧等特性,製備高價值含氧化學品是可行的途徑。
“生物質快速熱解製備液體燃料和化學品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肖睿説,該技術可用小型的快速熱解裝置,將秸稈等生物質就地轉化為生物油,是實現生物質分散收集、集中處理較理想的處理模式。生物油産率最高達75%,含有相同能量的生物油體積不到生物質體積的1/5;生物油可方便運輸到煉製廠,進行集中化煉製。
從經濟性來看,以一台處理量為10噸/天的制油裝置為例,秸稈單價為300元/噸,考慮到秸稈的季節性,每年按180天工作時間計算,裝置投資150萬,每年收益63萬元,裝置的回收期為3年。
據介紹,我國在生物油提質製備含氧液體技術方面並不落後。在國家“十二五”“863”項目支援下,採用生物油重質組分制氫、輕質組分超臨界酯化—催化加氫技術,已建成“千噸級生物質催化轉化製備含氧液體燃料(醇酯類)”示範系統。
“熱解—催化提質關鍵技術突破後,我們和揚州一家企業合作獲得2014年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專項資助,將建成一條生物質制油裝備生産線。”肖睿説,秸稈分散在田間地頭,收集運輸成本高。如有設備直接到田邊把秸稈轉變為燃料或化學産品,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於是,肖睿領銜的課題組研製了生物質移動式熱解制油裝備,並已獲國際專利和中國專利授權;還擬將課題組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生物質熱解—提質技術,與加拿大公司技術合作,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移動式生物質快速熱解與生物油提質成套裝備。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