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八百“村官”齊聚雲南謀共富

  • 發佈時間:2015-10-10 20: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雲南玉龍10月10日電 (王艷龍)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富不富,看“村長”帶路。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倒數5年之際,全國800余名“村官”10日共聚雲南省玉龍縣,研討村莊發展內外動力,攜手共奔富裕路。

  在改革開放初期,廣大農村地區曾是中國改革的先行試驗田。但隨著全面改革發展的推進,農村在中國經濟發展大潮中逐漸落後於城市,並被拉大距離,三農問題成為中國構建小康社會的最大難題。

  “與東部發達地區還沒法比。”黑龍江省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書記尤明國稱,八岔村現每人平均收入1.6萬元人民幣,在黑龍江省算是比較富裕的村莊,“按要求在2017年奔小康,仍需努力”。

  尤明國所言道出了中國時下村莊呈現的東中西的貧富差距。東部的華西村富甲一方,而西部地區仍有村落在溫飽線附近徘徊。

  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會長、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5年,農村地區任務最重,特別是欠發達地區。“村官”們聚集在一起,要交流經驗,促成合作,實現團結、發展、共富。“一個村子的富裕不算富,全國的富了才算富。”

  正因如此,首次在民族地區舉行的全國“村長”論壇將“民族團結進步,創業創新共富”作為主題,聚焦鄉村的産業與資本發展、大學生村官創業、富裕村幫扶貧困村等問題,並邀請經濟學家周其仁作主題報告。

  會上,欠發達地區“村官”們發言積極,踴躍就本村難題向到會“明星村”和專家請教,有的甚至現場拜師“學藝”。現場100個村簽署幫扶協議,到會人員超過原定人數。“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互動交流更強更多,欠發達地區‘村官’的積極性、主動性更高。”吳協恩認為,廣大“村官”已經相時而動。

  事實上,這些年來為了發展,落後村的“村官”們在向富裕村取經,村民將村裏的能人“逼”上“村官”位置的現象屢見不鮮。玉龍縣十八寨溝“村官”楊四龍便是被村民“逼著”上任,但他用自己的實力使村莊實現7年內每人平均收入增4倍。這位納西族漢子期待著通過與全國村級精英的交流煥發麗江鄉村的新生機。“希望通過思想碰撞和思想閃耀,為麗江鄉村發展注入更多新鮮‘血液’”。楊四龍説。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表示,舉辦這樣的論壇值得點讚,希望廣大“村官”肩負起時代重任,並通富村幫扶窮村等行動,實現共富。(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