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策性金融助力企業 “漂洋過海”

  • 發佈時間:2015-10-09 01:31:1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本市場

  對於一些企業來説,“漂洋過海”幾乎是必然選擇。而“走出去”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缺錢。

  在非洲,中國江鈴汽車集團生産的卡車佔據著較高的市場份額;在歐洲,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的光伏産品很受市場歡迎。而與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國內,這些企業面臨微利甚至供大於求的殘酷現狀。

  從海內轉戰海外,政策性金融給企業解決投資資金短缺、提升市場份額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海外投資前期資金壓力最大。境外銀行融資價格儘管不高,但由於它們對中國企業缺乏了解,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貸款很難。”晶科能源CEO陳康平説,2015年公司在馬來西亞投資建設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和電池片生産線,僅一期項目投資就高達1億美元,最後中國進出口銀行的6000萬美元貸款為其解決了資金瓶頸。

  商務部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635億美元。其中,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額達73.9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58.5%。企業加速走出去的背後,處處可見政策性銀行的身影。

  陳康平坦言,國內光伏行業的“寒冬”仍未過去,大部分企業還在虧損狀態。但到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設立生産基地,可以合理規避歐美貿易壁壘,極大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由於進出口銀行的支援,晶科能源從海外設廠到海外電站開發,已經實現連續6個季度盈利。“我們現在最需要境外投資貸款支援,特別是中長期貸款支援。”陳康平説。

  同樣受益的還有江鈴汽車。“在非洲等海外市場我們採取了‘薄利多銷’的銷售策略,在融資需求上也就更追求低成本。”江鈴進出口公司財務總監孫曉泉告訴記者,政策性銀行不僅融資成本更低,更寶貴的是在流動性緊縮或市場拿錢很難的時候,政策性銀行不抽貸惜貸,依然提供穩定的信貸支援。

  為了讓江鈴汽車在海外賣得更多更好,進出口銀行江西省分行一次性給予100億元綜合授信,並注入9億元政策性高新技術産品出口賣方信貸和3億元進口信貸資金。用進出口銀行江西省分行行長鄭麗的話説,這是一套支援企業“優進優出”的組合拳。

  “進出口銀行提供的進口信貸和出口信貸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政策性出口信貸大幅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進口信貸的大量注入更是增強了企業購買原材料尤其是高端材料的議價能力。”孫曉泉表示,得到進出口銀行支援後,企業進出口總額增長超過了30%。

  孫曉泉告訴記者,江鈴汽車出口量仍在增長,主要出口國家已經超過100個,基本集中在非洲、拉丁美洲以及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其中,非洲的汽車消費才剛剛起步,對輕卡、皮卡等車型的需求很大,是一片非常廣闊的市場。

  據鄭麗介紹,以國際産能合作為主要內容的境外投資,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佈局項目,目前已成為進出口銀行重點支援的領域。根據國家要求,進出口銀行出臺了出口買方信貸融資政策,即以境外進口方為融資主體,為境外進口方進口企業産品解決資金需求,這樣企業可以不掏一分一厘,就能實現産品出口和降低資産負債率等多重目標。

  據統計,進出口銀行江西分行自2013年成立以來,支援外貿貸款餘額就已翻番增長至134.21億元,其中每年新增貸款的50%以上用於解決企業進出口貿易生産資金。而整個進出口銀行僅2014年至2015年6月,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簽訂項目300多個,累計簽約金額超過2300億元。(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