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流量當月不清零”誰能受益?

  • 發佈時間:2015-10-05 08:51:00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 日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同時推出手機套餐剩餘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然而,在不少消費者看來,流量當月不清零只是一個“階段性勝利”。業內人士指出,真正實現“提網速降資費”,需要加速技術的變革、擴大用戶群和深化競爭機制,監管部門也要推出實質性政策加快提速降費進程。

  “流量當月不清零”誰能受益?

  手機套餐流量當月不清零政策,即客戶當月套餐內未使用完的流量,可以結轉至次月使用。

  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表示,流量不清零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流量當月清零的激烈矛盾,但仍不能徹底解決手機流量資費不合理的問題。

  記者採訪發現,作為“提速降費”的一項舉措,“流量當月不清零”的政策在消費者中也看法不一。“剛一聽好像挺好,實際細想沒多大意義。”北京消費者孫先生説,“如果對於一個每個月流量都不夠的人來説,流量依然不夠用,而對於每個月流量用不完的人來説,流量越攢越用不完,其實最實在的還是應該把費用降下來。”

  究竟有多少用戶能從“流量當月不清零”政策中受益呢?電信行業觀察家、飛象網總裁項立剛表示,大部分用戶每月所用流量基本穩定,即每月剛剛夠用或者不夠用,如果每月都剩餘過多流量,用戶可能早就更換更適合自己的餐套了。“這項措施適合那種在某個月突然有大量流量需求,而恰好上月有結余流量的用戶。”

  流量能否滾存更長時間、永久不清零?

  記者採訪了解到,不少消費者都認為,從單月流量清零變成雙月清零,運營商確實有所讓利,但並非想像中那種徹底的“流量不清零”,所以不少消費者問:“手機流量為什麼不能永久不清零?”

  付亮表示,運營商推出套餐的目的,就是打包優惠,流量清零主要是針對套餐用戶,用戶選擇某一項套餐實際是接受這些條款的。“用戶不滿意的原因並不只是流量清零,還應包括流量套餐超出後的資費明顯高於套餐內資費。當前套餐外流量資費的價格明顯高於套餐內資費,所以討論套餐整體價格以及基礎計費價格下降比流量不清零更有意義。”

  付亮指出,流量不清零一定程度上會給消費者讓利,但實施流量不清零服務,相當於在套餐打包優惠的基礎上加了個“補丁”,計費系統會有所變動,這可能會增加運營商的成本,運營商的營收會受到影響,壓縮了其他降費的可能性,有可能讓降資費變得更加困難。

  “實打實”的降資費訴求該如何實現?

  如何真正實現“提速降費”?業內人士指出,要讓手機用戶真正感受到運營商的誠意,最直接的方式是降低資費,而降低資費則主要靠技術推進、擴大用戶群和深化競爭機制去實現。

  “我國國內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遲緩,3G牌照遲發10年,4G牌照遲發5年,用戶數佔行動通訊用戶總數比例低。”付亮認為,通信行業資費的降低主要依靠技術的革新,只有儘快淘汰落後的2G網路,才可以有效降低網路的運營成本,從而從整體上降低資費。

  “1GB流量,在2G時代是要1萬元,3G時代要300元,4G時代只要50元了,能不能降至10元,甚至是5元,當然是可以的。”項立剛説,從技術發展規律上看,2G到3G、3G到4G,通過技術提升已經實現了成本的下降。

  “只有用戶多,價格才會快速下降。”項立剛表示,規模越大,用戶的平均成本就越低。他預計,年內4G網路用戶將達3億,一旦達到這個規模,4G服務資費有望實現調整。

  對於套餐內外資費差距太大的問題,付亮表示,優化套餐結構,減小套餐內外價格差,實行流量費“階梯定價”,越用越便宜是一個方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