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疆60年)走向世界的新疆林果開闢農民致富新路

  • 發佈時間:2015-10-04 15:0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烏魯木齊10月4日電 (記者 程勇)秋收時節,看著一輛輛駛進自己果園的小轎車,説著一口流利維吾爾語的甘肅籍老鄉陳廣玉喜形於色。

  陳廣玉是新疆托克遜縣吉格代村二小隊(三間房)土生土長的農民,這次他帶著自家産的香梨參加“第三屆新疆(托克遜)拌面文化旅遊節”,在銷售過程中有遊客諮詢能否自己去他果園採摘,他當時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答應了遊客,誰知當天去果園的遊客就採摘了200多公斤的香梨。

  “真沒想到還可以這樣賣香梨,下一步我要搞好果園的基礎設施,建一個停車場,修好上下水,專門搞一個採摘園。”數著當天的收入,陳廣玉對自己的果園已經有了一個長遠規劃。

  新疆種植瓜果歷史悠久,具有發展林果業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和氣候優勢,果品品質優良,是享譽世界的六大果品生産帶之一。

  近年來,新疆大力推廣特色林果業,截至2014年,新疆特色林果産品産值已達到了450億元人民幣,佔農民每人平均年收入的20%左右,一些林果業發展較早的縣市,林果業收入已佔農民每人平均年收入的50%。

  記者從新疆林業廳獲悉,新疆自治區成立60年來,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的特色林果逐步向基地化、産業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截至2014年,新疆林果總面積達2200萬畝,其中,優質林果基地面積1600多萬畝,以紅棗、核桃、杏、葡萄、香梨、蘋果、巴旦木等為主的12個主栽樹種超過13億株。

  “要致富,種果樹”。這是托克遜縣伊拉湖鄉農民包勇經常説的一句話。

  包勇曾經是當地的種棉大戶,靠著種植棉花,他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送到了大學,送到了大城市,但自從看到內地很多人靠種果樹發家致富快後,他將自家的8畝棉花地種上了紅棗。

  “雖然紅棗要等6年才能到豐産期,但種一畝紅棗的收入是棉花的3倍多,所以等待還是值得的。”包勇説。

  他給記者細細算了一筆賬,種一畝棉花不僅每天都要到地裏辛苦勞作,一年的收入才14000元左右,碰到災年還可能顆粒無收,但紅棗一年的收入可以達到40000萬元以上,而且還可以空出多餘時間外出務工。

  現在包勇的紅棗已經開始大量挂果,他最希望的就是政府能投資在當地建一個烘乾房,希望他的紅棗通過烘乾房快速加工成幹棗,收入再來一個翻翻。

  目前,新疆已在大力發展果品貯藏保鮮與深加工。截至2014年底,全新疆果品貯藏保鮮與加工企業達380家,組建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800家,精深加工産品400多種,年貯藏保鮮與加工處理能力突破300萬噸。

  隨後新疆啟動了特色林果産品市場開拓“走出去”戰略,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長春建立了6個一級行銷平臺,輻射帶動了內地的各級市場,截至2014年,新疆以林果産品為主的農産品的生産、加工、流通等企業,已經在全國各地建起了1000多家新疆農産品專賣、代理、加盟店。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新疆各地還涌現了一大批林果業的經紀人、帶頭人。現在時髦的電子商務平臺也在邊遠的新疆大地發展起來。以新疆“大唐絲路”、淘寶網新疆館為代表的特色林果産品電子商務平臺已經建立,影響力不斷增強,新疆特色林果産品通過網路電子商務平臺已經進一步走向國內外市場。(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