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徽合肥:社區管理用上了網際網路

  • 發佈時間:2015-10-04 07: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文晶 汪韻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3年2月成立,社區人群結構以中青年群體為主體,人口老齡化率僅為3.5%……這就是安徽合肥一個年輕的街道級社區——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

  這個年輕的社區伴隨著諸多“成長的煩惱”。比如,濱湖世紀社區現有的11.4萬常住人口中,70%以上來自合肥市以外。“白天找不到人,晚上敲門不給開。好不容易敲開門了,手機開著錄音,進門一句話不説,先給工作人員拍照。社區建立之初,社區服務和管理的難度都特別大。”濱湖世紀社區黨委書記郜志華介紹。

  習慣了傳統管理方式的社區工作人員,在一次次碰壁的尷尬與委屈中開始思考創新路徑。“11萬多社區居民中網民佔總人口的68.8%,主要依靠網上交流。”郜志華説,既然社區的多數人都在網路上,那我們的各項服務必須要做到網路上。

  社區居民建有35個QQ群、微信群。社區工作人員、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主動登錄註冊,走進這些原本“封閉”的圈子,參與討論,發佈消息。同時,社區開設了自己的微網志、微信公眾號,每天第一時間把政策資訊、工作內容、服務項目推送出去。今年7月,全國首家社區新媒體工作室在濱湖世紀社區成立。這個包括“世紀早茶”微信公眾號、社區APP手機客戶端、社區電視臺節目等在內的綜合性平臺,滿足了社區和居民的基本網路需求。

  每天一早,社區居民劉曉光都會點開微信,瀏覽“世紀早茶”推送的內容,特別是“濱湖幫客”志願服務報名資訊,他更是每期必看,只要有時間就會全家報名參加。

  去年5月,63歲的社區居民張明珠看到雲南省高黎貢山上怒族村落貧困孩子的報道,便萌生了幫助他們的想法。她通過鄰里互助QQ群、濱湖幫客QQ群等平臺發起“衣舊傳情”活動。如今,“衣舊傳情”活動已舉行8次,一共捐贈8000多件衣物。

  “網上是精神文明創建的廣闊天地。”郜志華介紹,運用QQ、微信、微網志等社交軟體,傳播和建設精神文明,是網路時代服務社區和管理社區的新命題。(經濟日報記者 文 晶 通訊員 汪 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