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部分城市降低落戶門檻 外媒:少數幸運兒受益
- 發佈時間:2015-10-04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湖北省一個小山城的年輕女子,袁泉在人生路上曾克服重重困難。她贏得了北京一所知名大學為數不多的幾個非本地生錄取名額之一,在首都生活了14年。
英國《經濟學家》週刊網站9月25日報道稱,但是,袁泉將來領取的養老金與家鄉的較低生活成本關聯,所以她的薪酬比在北京出生的同事要低得多。她不能得到相同的便宜醫療。如果她有了孩子,她將不得不支付遠遠超過本地人的教育費用。
報道稱,低技能國內流動人口經常遭受的歧視在中國引發諸多爭論。但像袁泉這種受過良好教育人士的處境鮮有人關注。最近的戶籍制度改革旨在幫助高技能人士擺脫困境,但只有少數幸運兒能受益。
報道稱,中國的每個人都有一份戶口,登記著他們在哪出生,給予他們權利在出生地以補貼價格享受教育和醫療服務。政府長期以來利用這套制度來控制人口流動,尤其是農村人進城打工。由於城鎮低價醫療和教育只提供給那些有本地戶口的人,該制度充當了人口流動的制動器。渴望進城賺取較高收入的年輕勞動力沒有被嚇倒,但他們通常會把孩子和老人留在家鄉。政府樂得如此:它擔心製造出有可能會難以管控的貧民窟。
不過,地方當局確實有點擔心這種局面對袁泉之類人的影響。他們被認為是中國打造創新型和服務型經濟的重要貢獻者,但戶籍制度給這些人帶來大難題。張文霞來自湖南省,在北京的一家物流公司工作。她説,她正考慮返回家鄉,因為那能讓孩子有更大可能性考上一所好大學(高考必須在戶口所有地參加)。來自江西省的穀子希望繼續在首都開錄音棚,但她表示,她也許會把女兒送到國外完成學業,因為國內高考對戶口的要求太複雜。為了便於白領在全國各地流動而無需擔心額外的福利費用,政府在今年早些時候允許62個城市和地區制訂新規,其中包括實行積分制,按照申請者的受教育水準、工資和納稅情況等標準打分。獻血等“好公民”表現也能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水準的人就可以在當地落戶。
報道稱,袁泉也許有朝一日會走運:她家所在的北京市通州區將獲准試行積分制。這很罕見。中央政府告誡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不要實行大幅改革,因為它們已經夠大的了,政府希望讓小城市加快發展。戶籍仍然被認為可用於調節步伐。
在廣州,按照積分制申請落戶者必須在該市繳納社保四年以上、無犯罪記錄並遵守國家計劃生育規定。但是,自2011年起,有著900萬流動人口的廣州市把每年落戶人數限定在3000人以內。
報道稱,這對北京市通州區的流動人口——佔該區1300萬居民總數的約一半——來説恐怕不是個好兆頭。他們以及首都的其他類似人群常常被戲稱為“北漂”。如果通州像廣州一樣嚴格,那麼,這裡可能每年也一樣只會有區區數百人從戶籍改革中受益。(編譯/何金娥)
資料圖片:積分入戶後,李會成的廣西戶口本(左)換成了廣東戶口本。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