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樂陵金絲小棗:住進防裂棚管理不用藥

  • 發佈時間:2015-09-30 07:32:0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麗穎

  金秋九月,有“棗鄉”美譽的山東省樂陵掩映在紅紅的棗海中,釅釅的棗香沁人心脾,棗農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近日舉辦的中國(樂陵)紅棗暨健康食品産業博覽會也迎來棗産業的採購商、經銷商。樂陵作為中國著名的金絲小棗之鄉,棗樹種植始於商周時期,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曆史。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記載:“青州有樂氏棗,豐肌細核,膏多肥美,為天下第一。”

  然而,多年解決不好的棗業病害、裂果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影響著樂陵棗業發展。去年由於前期乾旱,入秋後連日陰雨,樂陵市小棗裂果率到達70%以上,産量和品質受到極大影響,棗農損失嚴重。對此樂陵就金絲小棗防裂果進行了專項研究。今年8月,朱集鎮的棗樹開始住進了防裂棚。防裂棚就是在成行的棗樹上方,用支架把鋼線架起,上用塑膠布或其他防雨材料覆蓋,形成三角形頂蓬。從8月中旬到10月中旬,覆蓋兩個月,可以使棗能夠到“完熟期”後採摘,從而大大提高小棗的品質。市林業局場圃站站長許桂東説,經過我們的多次實驗,防裂棚的效果是最好的,現在建了個防裂基地,在棗農中起一個示範帶頭作用,然後向全市進行推廣。目前,正在進行的防雨棚抗裂果試驗,搭建的7個棚的240多棵棗樹的防裂果效果達95%以上。

  在朱集鎮雙廟蘇村村東,一片大棚籠罩下的棗園裏,樹行間懸挂著幾盞太陽能殺蟲燈,樹上挂滿了黃色的粘蟲板,滿眼瑪瑙般晶瑩欲滴的小棗綴滿枝頭,密密匝匝甚是好看,隨手摘下一顆,咬一口,頓時,馨甜在嘴裏蔓延。

  “現在我們種植小棗方法與以前不同了,長的棗兒不僅又香又甜,也很少有黑頭裂口了,比其他地方的大棗品質要好得多。”徐桂東説。前幾年,面對新疆棗的猛烈衝擊,一些棗農仍沿襲傳統的小棗管理技術,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板結,農殘超標,結果小棗品質下降,常有黑頭裂口,致使小棗産業幾度徘徊在低谷,棗農望“棗”興嘆,甚至出現豐産不豐收、棗農刨樹棄管的尷尬局面。

  為了提高小棗品質,探索一條促進棗農增收、産業增效之路。2013年冬,由政府出資30萬元,樂陵市林業局在朱集鎮八里莊、雙廟蘇村,建起200畝的金絲小棗綠色無公害示範基地。徐桂東和10名林業局技術人員扎進基地,通過試驗棗菜間作,改良小棗品種,生物配方施肥,生物技術殺蟲,實現了有機小棗生産。

  “這片50畝的棗園,安裝了5盞太陽能殺蟲燈、8000多塊粘蟲板和粘蟲帶,這種殺蟲方法管用的很,今年棗園裏的害蟲明顯減少,根本不用再打農藥了,有效地確保了小棗無農殘、無公害、高品質。”徐桂東告訴記者。

  小棗品質決定棗産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今年,該市積極實施小棗産業優化提升工程,大力推行科學、高效、生態種植管理模式,引導棗農防治害蟲由化學防治轉為物理防治,按照標準化生産無公害小棗和有機小棗,向種植生態化要品質。目前,全市5萬棗農已開始按標準化生産管理小棗,生物滅蟲技術已在棗園推廣,朱集、郭家、胡家等小棗主産鄉鎮已挂上殺蟲燈1300多盞,棗園控制面積10萬多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