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製造2025》技術路線圖發佈48位院士參與

  • 發佈時間:2015-09-29 15:5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劉然)工業和資訊化部消息,9月29日,《<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下簡稱路線圖)正式發佈。

  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路甬祥院士指出,製造業覆蓋面很廣,為了確保我國十年後能夠邁入製造強國行列,必須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發展原則。《中國製造2025》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需求,選擇了10大優勢和戰略産業實現重點突破,力爭到2025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或國際先進水準。路線圖的發佈,可以引導廣大企業和科研機構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審慎考慮自身條件的基礎上,確定本單位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可以引導金融機構利用自己掌握的金融手段,支援從事研發、生産和使用路線圖中所列産品和技術的企業,引導市場資源向國家的戰略重點有效聚集。同時,路線圖可為各級政府部門運用自己掌握的各種資源支援重點領域的發展提供諮詢和參考,是政府部門設計公共政策的有力工具。

  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工業和資訊化部辛國斌副部長指出,研究編制併發布《<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是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我國推進製造強國建設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政府委託第三方機構組織相關領域權威專家研究提出未來重點領域的技術方向、目標和重點,可以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讓企業少走彎路。路線圖不是指令企業怎麼做,而是指導性的、參考性的。這也是政府服務市場主體創新的重要措施。辛國斌強調,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路線圖的解讀和宣傳工作,引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科學利用好路線圖。

  發佈會上,丁榮軍院士、李駿院士、陳山枝教授分別就資訊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三個領域技術路線圖作了解讀。

  受諮詢委員會委託,中國工程院圍繞《中國製造2025》確定的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産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發展重點和目標等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十大重點領域創新的方向和路徑,並將其彙編成冊,稱為《<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年版)》。

  據悉,編制工作從今年4月啟動,歷時5個多月時間,動員了48位院士、400多位專家及相關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參與,廣泛徵集了來自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專業協會學會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意見,六易其稿。經戰略諮詢委員會審議通過後,予以發佈。未來,諮詢委員將根據市場和技術的變化,每兩年滾動修訂和發佈一次新版路線圖。

  路線圖包括10大重點領域,23個重點方向,每個重點方向又分了若干重點産品。其中: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包括4個方向,分別是積體電路及專用設備、資訊通信設備、作業系統與工業軟體、智慧製造核心資訊設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包括2個方向,分別是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包括4個方向,分別是飛機、航空發動機、航空機載設備與系統、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包括1個方向,即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包括1方向,即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包括3個方向,分別是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電力裝備包括2個方向,分別是發電裝備、輸變電裝備;農業裝備包括1個方向,即農業裝備;新材料包括3個方向,分別是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包括2個方向,分別是生物醫藥、高性能醫療器械。路線圖的每個重點發展方向統一按照需求、目標、發展重點、應用示範重點、戰略支撐與保障五個維度進行分析和描繪,分別形成了從2015年到2025年,展望2030年的詳細技術路線圖。

  2015年版路線圖將通過出版社正式發行,電子版會後將在工業和資訊化部等網站免費發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