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下的對外開放:外資瞄上中國“綠色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9-29 13:55:4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秋,新疆棉花進入收穫季節,棉桃綻開的笑臉在陽光下顯得分外耀眼。試驗田裏的棉農們今年不用再為清理地膜煩惱,德國著名化工企業巴斯夫的可降解地膜已經在他們的棉田裏投入使用。與此同時,遠在天津的合佳威立雅危險廢物處理中心正在開足馬力,全力處置從“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現場運來的各種危險廢物。

  兩家互不關聯的外資企業,卻在中國有著同樣的追求——新常態下,中國對生態環境的理念、制度、政策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抓住産業升級、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帶來的市場新機遇,不僅擴大業務,創造價值,同時,為世界可持續發展作貢獻還能提升公司的美譽度。

  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的全球著名資源綜合管理企業威立雅,初期在中國開拓市場的艱難,曾讓公司元老感慨良多。如今,威立雅在中國40多個城市經營著70多個項目。

  “我們注意到,中國修訂實施了新的《環保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中國各級政府對於生態環境問題的關切有目共睹。”威立雅高級執行副總裁、亞洲區董事長卡邁斯表示,大氣十條、水十條等系列治污行動的實施,為生態修復、污染治理創造了非常好的市場機遇。

  在哈爾濱南崗區,威立雅以PPP模式運營著一家熱電聯産廠,不僅為當地改善空氣品質提升能源效率,也為公司開拓出新的業務增長點。

  “大氣十條、水十條實施後,每年投資需求高達兩萬億,其中10%來自中央地方兩級財政,更多的則來自民資、外資等社會資本,市場的容量足夠大,中國市場也足夠開放,這為外資進入中國環境治理領域提供了寶貴的契機。”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表示。

  傳統行業企業也在試圖把握這一機遇,氣密性建築節能解決方案、有機垃圾高效管理解決方案等一系列緊扣可持續發展的新業務,已經讓人對巴斯夫刮目相看。巴斯夫亞太區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長侯宇哲表示,政府採取的行動在各個層面影響和推動著化工業的發展。一方面,促進安全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採取措施推動可持續發展轉型,這意味著新材料需求將增加,化學品領域的解決方案更加搶手。而這正是他們的強項。

  過去,有外資企業抱怨:國內企業故意以犧牲治理效果壓低訂單金額來贏得市場。如今,這種狀況正在改變。

  對此,卡邁斯用自己公司的實例證實了這一變化。在烏魯木齊,威立雅除了運營一個污水處理廠外,根據當地政府的要求,還運營一個沼氣回收設施,這一設施産生的熱能使污水處理廠能夠維持在合適的溫度,並提供工廠所需的一半能源。這樣就替代了電力採購,因而減少燃煤總量並降低碳足跡和甲烷足跡。

  “這是當地政府追求高環境標準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卡邁斯説,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中國的環保事業起步較晚,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産生一些起伏,這是正常而且可以理解的。如今,中國政府正在加強環境品質考核,非常重視污染治理的實效,要讓“綠水青山”看得見。我們相信,地方環保投入“就低不就高”的現象將越來越少。

  侯宇哲説,中國最近出臺了《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試行辦法》,相信有了這個辦法,政府工作人員在審批項目時會更認真、更審慎地評判項目的安全和環境風險問題。

  卡邁斯認為,在嚴格的環境品質問責體系下,中國地方政府進一步強化生態環保工作,更重視治理效果,也更重視推動治理的區域協作,這對跨國企業來説也是機遇。

  “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保增長,一方面要力促環境品質改善,雖有矛盾,也可能共贏。在這樣的背景下,環保産業發展將更為迅速,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駱建華説,有序、合理、良性的競爭是産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在競爭中,無論中資外資,有能力研發更經濟適用的技術、創造更新的商業模式、提供更合理的解決方案,就有可能脫穎而出。這將促進我國治理水準的提升,促進環保産業發展。(本報記者 孫秀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