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城市噴泉大量閒置 誰為浪費負責

  • 發佈時間:2015-09-25 19:31:43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艷環是一家噴泉水景建設公司的老總,從2003年起,他就撲到噴泉水景建設的火熱浪潮中,“大部分是政府工程”。他觀察到,10多年間,噴泉已經遍地開花,幾乎“每個市都有一個”。不斷刷新噴射高度紀錄的噴泉,屢屢成為新聞主角。如今,噴泉再次成為新聞主角。這一次,是因為閒置或拆除。

  噴泉是美好的,但代價也是高昂的:修建往往是千萬投資大手筆,運營起來更是耗水費電,一般一年的維護費用能達到工程造價的十分之一,且隨著使用年歲、器材老化程度所需費用還會進一步上漲。正因為如此,各地噴泉遭遇“始亂終棄”的結局幾乎是必然的,那些當年的決策者只愛噴泉年輕的容顏,卻絕不肯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君不見,浙江金華2004年耗資1600萬元打造的“亞洲第一音樂噴泉”,如今處於半報廢狀態;浙江嘉興2010年投資近4000萬元打造的“七一廣場”水景音樂噴泉,處於長時間停噴狀態;江蘇常州2013年投資5800萬元的音樂噴泉,也已閒置近一年。

  然而,城市噴泉如今的沒落,卻不會讓人忘記當年它是多麼搶手。那些年,各地的噴泉競賽“根本停不下來”。亞洲第一噴泉的寶座幾度易主,廣東河源拿下了,又被呼和浩特奪走,2012年經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江蘇宿遷駱馬湖噴泉終獲“世界最高音樂噴泉”稱號。

  噴泉當然沒有原罪,建個普通的噴泉給公園或綠地點綴一下未嘗不可。但很多地方不僅要建,還得高、得大、得第一,這背後的驅動力顯然不是民生需求,而是赤裸裸的政績需求。在一些決策者眼中,政績不是細潤無聲的民生工程,而是轟轟烈烈的大型項目,仿佛惟有轟動與奢華,才能證明城市的經濟實力與自己的治理之功。

  一地噴泉一建一拆,幾千萬資金就打了水漂,放到全國視野裏,就可能是幾十億上百億。面對這樣的局面,至少我們需要反思大型項目的決策程式。只有拓寬社會各界知情、參與的渠道,加強對地方政府的權力監督與問責,才能遏制公權亂作為,惟其如此,類似噴泉大拆大建的事才不會一再重演。

  (摘自9月24日《京華時報》,作者段思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