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周鴻祎:産品經理臉皮要厚、要沒心沒肺

  • 發佈時間:2015-09-24 09:43: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覺得我是360最大的産品經理,當然,這不是因為我有多麼成功,而是因為我曾經是最大的失敗者,曾經在用戶體驗上犯了非常巨大的錯誤,甚至被人罵得狗血噴頭。正是這些經驗教訓,才幫助我做出更好的産品。我覺得要成為優秀的産品經理,得有“四心”。

  用心:對自己對産品負責任

  講“用心”有人可能會覺得很“虛”,其實並不是。我在産品上有一些心得,但實話説每次做一個新産品,我也不能三分鐘就有靈感,也要花很多時間看同行的産品,去論壇看用戶評論,然後花很長時間用産品,每個産品都是要嘔心瀝血。有時候感覺做産品像是媽媽十月懷胎生孩子,就算你成功養育了三個孩子,第四個孩子也不可能三個月就生出來,還是要經歷十個月的痛苦孕育過程。我覺得用心,對自己負責任,對自己做的産品負責任,是一個産品經理的基本前提。

  事實上,很多産品經理應該自省,做産品真是為自己在做,還是只在執行老闆的旨意或上級的命令,是真的在用心嗎?

  很多人認為自己只是公司的一顆螺絲釘,甚至還不是。但如果把自己看得太小,只把自己看成一個打工仔,這樣的層次和胸懷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能做好産品的産品經理。所以我希望産品經理們在公司上班的時候,也不用管公司是不是自己的,拿出一點創業精神。在公司把自己充分調動起來,把一個産品做到極致,讓産品在市場獲得成功,將可以給自己積累聲望、人脈關係,當然也可能是積累經驗教訓,但即便是教訓也能夠為下一次成功做鋪墊。

  即便自己出去做一個公司,做産品的能力未必就有所提升。産品經理心裏要有一個大我,要對産品負責任,要把産品看成自己的産品,我認為每個人都是有潛力的。很多産品經理也在努力做産品,但仍能挑出很多問題,事實上他也盡到了工作職責,僅僅靠盡到工作職責,很難成為優秀産品經理,還得真的用心。

  很多人買房子後裝修,迅速成了裝修專家、瓷磚專家、馬桶專家。就因為這是他的房子,他每天花很多時間在網上搜索,每天到建材城和人鬥智。所以只要拿出裝修自己家的精神,一個外行能夠成為瓷磚專家、浴缸專家。如果同樣用心,沒有理由不成為一個産品專家。

  同理心:從用戶角度出發

  “用心”是説大我,是比較自我,敢於承擔。而將心比心講的是小我、忘我、無我。做産品,無論有多好的技術、多好的設計服務於用戶體驗,都要把握一個理論,即從用戶角度出發。

  所謂用戶體驗,不叫産品經理體驗、老闆體驗,就是因為所有體驗是從用戶角度來看待産品。産品經理覺得好的産品用戶不一定買,用戶選擇一個産品的理由跟行業專家選擇一個産品的理由,有的時候會大相徑庭,用戶選擇産品有時候非常簡單。如何學會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思考,對很多人來説,是一件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的事情。每個人不管成功與否,隨著經驗增加、閱歷提升,講的最多的是“我認為”、“我覺得”,太自我,所以很多時候做産品,是給自己做。

  在産品討論時,一旦出現激烈爭論互不退步的局面,説明爭論雙方可能都沒有站在用戶角度,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如何能夠將心比心?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同理心。從用戶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對很多人來説不是能力問題,是心態問題。原來我有一句話,教育過公司裏的很多人:像小白用戶一樣去思考,思考完了得出結論,像專家一樣採取行動。很多人顛倒過來了,像專家一樣思考,像白癡一樣採取行動。

  産品經理要能迅速進入白癡狀態或者進入傻瓜模式。我在公司裏和産品經理們討論産品,我對産品經理絕對是一個挑戰,這是因為我能夠這麼多年被用戶罵,能經常到第一線看用戶的帖子,能在 做用戶的客服。這不是為了作秀,是為了保持真正掌握用戶的想法,將心比心。

  通過不斷地歷練,現在我已經有兩個我。公司産品經理做出一個産品給我試用的時候,技術出身的我,幹了這麼多年技術和産品,按鈕和功能我很快就能熟悉了解,難不住我,還有那些寫的很晦澀的説明書,我看一遍,稍微動腦筋一想就明白了。作為産品經理的我,用這些智慧硬體會覺得很順暢,沒什麼問題。但此時,第二個我,小白一樣的我又會站出來:這個按鈕是做什麼的、那個按鈕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要按好幾秒、説明書裏的專業名詞是什麼意思……這個進入小白狀態的我會發現體驗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這就是站在普通用戶層面去使用。

  我做産品,至少有一半的靈感是來自用戶。這不是説用戶會具體告訴你一個産品應該怎麼做,具體需求不能直接問用戶,一個個用戶具體需求不能聽,否則會被用戶牽著鼻子走。站在用戶角度是説把自己置於用戶情景中,去看用戶為什麼會這樣想,用戶為什麼會這樣抱怨,抱怨的根源是什麼。一邊是從用戶出發的思維模式,一邊是産品經理的自我想法,兩種思維不斷在內心交戰,不斷自我挑戰,使用戶體驗能找到最好的感覺。

  留心:無處不在

  覺得只有在公司工作、開産品討論會時才是改善用戶體驗的時候,這種人很難成為優秀的産品經理。

  在優秀産品經理眼中,産品體驗無處不在,任何事情都是産品體驗。比如坐航空公司的飛機,登機過程、機場安檢流程等都是體驗。再如在傳統醫院的流程中,永遠不知道到哪兒劃價、交費、拍片子……需要樓上樓下跑很多來回,這是最壞的體驗。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把自己當成一個抱怨的用戶處處留心,然後再上升一個層次:抱怨完了之後,想想為什麼會抱怨,該怎麼改善,從而完成一個頭腦體操。思考的過程,就是提升自己對體驗的感覺。

  産品經理去買車,因為對車不了解,就需要聽推銷員天花亂墜地講。産品經理可能並不關心車的某個螺絲是什麼做的,但推銷員依然會講。反過來,産品經理打造自己産品的時候,巴不得把所有技術細節都展現給用戶,也不管用戶懂不懂、用不用得上。

  再比如買家電,很多人因為家電長得好看,或者現場推銷員一頓忽悠就把電視買回家了。現在電視有非常多的功能,但回家實際用的還是音量鍵、開關鍵和頻道鍵,搖控器上大部分鍵甚至都沒摸過。現在的電視機還有看照片的功能,但如果往裏插過 SD 卡,就會知道這個功能不是給人設計的。

  這些都是生活中的點滴,之所以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熟悉的領域處處留心,是因為這是發現用戶感受、培養同理心的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讓自己時時處於小白用戶模式下,能讓自己在生活中發現體驗不好的地方,久而久之,對産品用戶體驗的感覺就提升了。

  沒心沒肺:臉皮要厚,不要怕人罵

  最好的産品是優美的、優雅的,能解決用戶問題的,但一定是不完美。 蘋果 的産品也有很多缺點,但是有一點或者幾點能夠給你帶來強大的誘惑和感動,這就夠了。

  很多設計師做事要求完美,我做産品要求做到極致,但不是完美,完美不可能。産品經理要有開放的胸懷,能夠聽到別人罵。對我來説,競爭對手雇水軍來罵我,雖然很難聽,我會咬著牙跟團隊一起想想産品有什麼改進的,讓別人罵不出。很多設計師出身的産品經理,有一顆玻璃心,被老闆一批評就蔫了,被同行一挑戰、被用戶一吐槽,就不人討論了。

  我覺得做一個好的産品經理,要對産品的結果負責,心要粗糙一點,要遲鈍一點,不要管別人怎麼説,要能夠經受失敗。因為好的産品,都要經過不斷失敗、不斷打磨。好的體驗絕對不是一次到位,也要不斷地去改進。

  談論成功公司産品的時候,一定不要按照今天的成功去模倣,一定看他們剛起步的時候原型多麼粗糙。讀喬布斯傳,看蘋果的真實歷史,第一代 iPod 很粗糙,第一代蘋果手機跟摩托羅拉合作還沒成功呢。

  所以每一個産品最後能成功,都不是一招制敵,更不是一炮而紅,而是至少經過三年五年不間斷地打磨、嘗試、失敗。沒有堅韌不拔的心態,産品經理很難做出來。做産品某種角度來説,是做藝術品,但是最終的産品成功還是要獲得商業上的成功,要獲得大眾的認同,不得不去跟大眾溝通,跟市場抗爭,跟競爭對手做競爭。

  産品經理應該能夠忍受來自市場各種用戶建議、正常的反饋,甚至包括惡毒的攻擊,所以得有一顆粗糙的心。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沒心沒肺的,罵的人多了,剛開始有感觸,看多了就習慣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