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市就是最大利好
- 發佈時間:2015-09-24 04:29:35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蔣衛陽
進入9月以來,中國證監會連續公佈一批證券市場違法違規機構和個人案件。有統計顯示,9月初至今,證監會開出17.6億元的罰單,涉及券商、期貨公司、對衝基金、第三方交易平臺等多家機構和個人。重點打擊的行為包括操縱市場、非法經營(證券服務)、違法違規(券商期貨)、違法減持和短線交易等,共立案40宗。其中,涉嫌操縱市場的有7宗案件,涉及1家機構和6名個人。東海恒信因涉嫌操縱180ETF(交易所基金)被沒收違法所得及罰款共7.37億元(罰款5.5億元),這也是近期證監會開出的最大一張罰單。
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顯示了證券監管層“依法治市”的信心和決心,也進一步夯實了中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
目前,對國內A股市場的看法可謂眾説紛紜,不少人關心的是當前市場底部到底在哪,希望有更大的利好出臺。從投資的角度分析,踏準市場節奏自然事關盈虧,但也容易導致過分看重一時的得失,從而對基本面的變化有所忽視。
與國外上百年的成熟市場相比較,中國證券市場20多年的發展史還顯得非常年輕。不可否認,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內證券市場由於定位的問題,一直存在內在的體制和機制缺陷;同時,監管方式也與成熟市場有較大差距。縱觀國外成熟的證券市場,都是嚴格依法監管的市場,任何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傾家蕩産、終身禁入、身陷囹圄等法治懲處。美國2002年出臺的《薩班斯法案》規定,對犯有證券欺詐罪之個人和公司的罰金,最高分別可達500萬美元和2500萬美元。在國際金融危機後更進一步加強監管,查處了一大批巨頭公司的違法行徑。
法治環境的不完善,也是中國證券市場不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現在股票行情上,要麼是所有股票同漲的牛市,要麼就是投資者鎩羽而歸的熊市,整個市場呈現高度的波動性。從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A股市場設立以來,至今起碼已經歷過六七次“大牛”和“大熊”。
本輪牛市滬市大盤指數在6月12日觸及5178點的年內最高點後,便呈下跌趨勢,目前徘徊在3000點上方。從行情來看,似乎也在經歷以往一樣的股市“過山車”。然而,歷史現象的螺旋並不是簡單地重復,中國證券市場環境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十八屇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依法治市”正成為證券市場的根本發展之道,如在推動IPO審核制轉向註冊制、內幕交易稽查制度、投資者保護機制、過度投機行為管理等方面,國家作了許多制度性的改革。同時,對證券市場上違法違規現象,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有人誤認為,監管層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是因股市走跌才開始的,事實並非如此。近年來,國家“依法治市”的步伐不斷加快。今年4月,在本輪牛市行情演繹正酣的時候,證監會就部署開展了“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集中力量對市場反映強烈、危害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查處。集中部署查處六批案件,共計76起;下達行政處罰決定71起,市場禁入決定7起,罰沒款2億元;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44起,擬罰沒款11.8億元。並向社會公開發佈案件部署、核查情況、處理動態15次。
對證券市場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採取高壓和零容忍態度,再次證明,“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我們看到,在已查處的案件中,既有“牛散”袁某涉嫌操縱股票案,更有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黨委委員張育軍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此次股市異常波動,是在市場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新技術、新産品、新業務以及新市場運作模式廣泛應用的條件下發生的,市場操縱的手法和構成也表現出新的特點和形式。與此相應,不僅內幕交易、非法“坐莊”等舊積弊被進一步打擊, 證監會還依據法律法規,結合市場發展現狀和規律,綜合考慮行為人交易手法的不公平性、交易行為的不合理性、對相關證券期貨價格和交易量的影響等因素,對是否構成操縱行為作出審慎認定。如今年6月18日至7月30日,東海恒信控制使用“千石資本—東海恒信1期”等12個賬戶,利用公司具有批量、快速下單功能的交易系統,變相進行180ETF與相應成分股日內回轉交易套利,交易金額達數百億元,非法獲利超過1.8億元。此案現已被查處。
與此同時,一批興風作浪的地下錢莊等非法機構也被執法部門取締……
中國證券市場正迎來法治時代,現在國家依法嚴懲證券市場各種違法行為,是中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希望所在。如果説有什麼更大利好,“依法治市”就是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