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洩露學生個人資訊不能容忍

  • 發佈時間:2015-09-21 02:31:1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茶余飯後

  北京警方近日成功打掉一個敲詐勒索的犯罪團夥。犯罪嫌疑人利用掌握的大量學生資訊,打電話給家長,準確説出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就讀班級以及家長的姓名、工作單位和地址,並警告家長花錢“消災”,否則孩子將受傷害。此案暴露出學生個人資訊洩露的安全隱患,決不能容忍。

  學生個人資訊洩露並非個案。快放暑假了,一些家長的手機會“準時”收到培訓班廣告;該中考了,家長手機會收到臨考培訓班的招生電話……各樣精準“資訊服務”送達的背後,是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買賣學生個人資訊,並施展狂轟濫炸資訊騷擾。貌似“貼心”服務,骨子裏是謀利企圖,甚至可能借機實施詐騙或敲詐勒索犯罪。

  為保護公民個人資訊,我國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例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刑法修正案(九)增加規定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個人資訊的犯罪。《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資訊保護規定》《寄遞服務用戶個人資訊安全管理規定》等一批規章也已經有針對性的規定。但現實狀況要求,應有一部專門保護個人資訊安全的法律。

  充分保護公民尤其是未成年人個人資訊,既要不斷完善法律規章,紮好籬笆,又要重視落實,嚴格執法。目前各地頻頻發生的學生個人資訊泄漏案件表明,未成年人個人資訊保護力度亟待加強。

  治理學生個人資訊洩露,查清洩露源頭是難點。電信、教育等管理部門應與公安部門相互配合,形成打擊合力,嚴查學生個人資訊泄漏背後的非法交易,順藤摸瓜找到學生個人資訊洩露的源頭,以此為突破口拔掉“根系”,剷除資訊洩露、交易存在的土壤。學生家長也應繃緊個人資訊安全這根弦,不隨意留下個人資訊,遇到個人資訊被泄漏及非法侵害時應果斷向有關部門反映和報案。希望全社會一起努力,為學生個人資訊安全多加幾道安全鎖。

  (據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