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銀憑藉力 科技插雙翅

  • 發佈時間:2015-09-17 06:06: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廣東省在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上,有不少創新性的做法。此次出臺的《方案》,就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一些做法從制度層面予以肯定和推廣。而《方案》的出臺,也將進一步促進廣東金融業轉型發展,支援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為提高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援力度,9月8日,廣東省科技廳、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聯合出臺了《關於科技和金融結合促進創新創業的實施方案》。“省科技廳與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將建立聯動機制,加強科技政策和貨幣信貸政策的創新運用,引導社會資金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黃寧生説。

  産品+服務:

  創新推動科技金融發展

  在廣東,許多銀行機構都在搶灘高科技企業金融服務,並將其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推手。比如,建設銀行東莞市分行以純專利權質押貸款的形式,為高新技術企業辦理了融資服務;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推出了“科技支行”+“科技信貸風險資金池”+“科技信貸專屬産品”模式……

  廣東省內銀行機構在服務科技型企業過程中的行之有效的探索,都被寫入了此次出臺的《方案》中。《方案》提出,要積極發展科技信貸專營機構。一方面,支援商業銀行在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專業鎮和孵化器建立科技支行等科技信貸專營機構,實行專門的客戶準入標準、信貸審批、風險控制和專項撥備等政策機制;另一方面,省市聯動與科技信貸專營機構共建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準備金池,利用其杠桿放大效應,讓更多企業得到更有效率的信貸服務。

  《方案》鼓勵銀行機構開展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等金融産品創新,並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合作創新交叉性金融産品。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廣東將支援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創業投資機構及規範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等加強合作,開發交叉性金融産品,探索投貸聯動的業務模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股權和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服務。

  建平臺+促銜接:

  信用體系建設更進一步

  要真正為科技企業做好金融服務,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無疑是基礎。據了解,早在2013年,廣東江門市與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簽訂了《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成為廣東省首個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而在佛山順德區,廣東省內首個市場化運營的徵信平臺——順德區社會信用與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日前已開通查詢服務。

  廣東此次出臺的《方案》,可望使該省在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再進一步。根據《方案》,廣東將省市聯動建設科技企業資訊庫和省級信用資訊平臺,推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展信用評級。

  首先是平臺建設。根據《方案》,廣東將建立高新技術後備培育企業資訊、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資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資訊等分類的科技企業資訊庫,並建設省級科技金融資訊平臺。同時,加快建設省中小企業信用資訊和融資對接平臺,逐步實現中小微企業的信用資訊查詢、網上申貸以及融資供需資訊發佈和撮合跟進。

  其次是加強科技金融資訊銜接。《方案》提出,要加強以上各平臺和資訊庫的資訊對接,定期更新科技企業資訊,以便銀行機構能夠及時、準確獲取企業信用資訊,靈活開展金融服務創新。

  財政+貨幣:

  形成政策合力

  如何讓有限的財政科技資金髮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如何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讓各類科技型企業“各得其所”?

  《方案》提出,要創新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方式,健全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聯動機制。其中,設立總額為5億元的“産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專項資金,用於設立天使引導基金、風險補償基金、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等,激勵帶動風投、創投、信貸、保險等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科技創新。

  《方案》還強調,要綜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定向支援各類科技型企業融資。比如,安排10億元專項支小再貸款額度,支援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向獲得省科技重大專項、高企培育計劃、應用型科技研發等專項立項的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

  此外,廣東還將通過專項獎勵,建立科技企業信貸投放激勵機制。根據《方案》,將安排50億元部分合意貸款專項獎勵額度,用於引導激勵發放科技型企業貸款較多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引導其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型企業信貸的投放力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